高于平均水平效应

in HIVE CN 中文社区3 years ago (edited)

昨天读了一篇果壳的文章,《我瞎编的东西,怎么也有人敢说“这个我知道”?!》,开篇是这样的:

如果你是果壳的忠实粉丝且热爱心理学,那你一定非常熟悉皮格马利翁效应、责任分散效应和破门效应,对吧?

我可能听过一半个,没一个熟......

心理学中有很多很多的效应,有的名字看起来很专业,有的就很随便,这应该和绝大多数名称都来自译文有关,这么多奇奇怪怪的效应,非专业人士要都搞清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为我的记性很差,对不太了解的内容,尤其是专业性内容,不通过求证是绝对不敢乱说话的,严谨是一方面,更多是不够自信,半瓶水还卖弄被揭穿就太尴尬了,哦,如今人们又都会看穿不揭穿,这就更恐怖,等我哪天发现了真相,再去想他人心理对我的鄙视,怕是会烦躁到数日失眠。

但是据说,开篇的那个问题,很多人会点头称是。

虽然里面的“破门效应”是作者杜撰出来的,正确的是“破窗效应”。(嗯,这个知道。解释一下:“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百度百科)

face-1013520_640.jpg
Pixabay

之后是心理学家们的“钓鱼”研究,他们发现,人们会宣称自己了解并不存在的词汇。他们“合成”了30个并不存在的但很容易混淆视听的概念,把它们与120个真实的词汇混在一起,去做调查。

然后,居然,有25%的人会声称自己熟悉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专业词汇”,这种现象心理学家们称为“过度宣称(overclaiming)”,它表明人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夸大自己的能力。嗯,心理学家们早发现,在许多方面,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表现高于人群的平均水平——高于平均水平效应,但这往往并非事实。(哎,难道说,我对自己一无是处的认知已经是有夸大成分了么)

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学家称这并不是在吹牛,而是人们在接受外界信息时会有一种“知道感”,越是在某一领域相关专业知识较好的人,在这一专业内的“知道感”会更强一些,更容易认为自己真的知道,看上去就像,或者真的是——装过头。

个人认为这一现像在交际达人身上表现得会更显著一些,男人会比女人严重一些?只是推测,没有理论依据。

这一问题的避免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主要是在遇到提问时仔细检索记忆,切忌想当然。那些人指不定有什么坏心眼等着看你笑话,不可大意呀~~

说起这个,想起我以前的一位同事,一个真正的“厚脸皮”叔叔,他和任何人都自来熟,在任何一个领域哪怕是很专业的他完全不懂的领域,也可以就他知道的皮毛吹出一片天地。我刚到那家公司的时候认为他简直是奇葩中的奇葩,后来慢慢熟了,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好心的人,给我们这些新人很多的帮助,偶尔还会教我们如何勇敢地同别人沟通,不过他的方法我最终也没能学会~~

Sort:  

这个无脸人倒是吓了我一跳 :O

谢谢小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