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中国的 Citibank 花旗银行 好烂,好烂,好失望

in #banking7 years ago

体验了中国的 Citibank 花旗银行 好烂,好烂,好失望

from my blog
http://beterhans.blogspot.com/2017/06/citibank.html
一个偶然的机会 同事让我去申请花旗的信用卡 于是开始接触这个银行

一开始觉得 哇 听名字就觉得好洋气 一定好大上。
(背景:我是 招商银行的 用户)

好开始申请
填表 签字 (注意这个签字是非常要命的! 这个签字是图像密码! 你以后的签字必须和第一次的签字匹配, 但是我不知道就随便签了)
一般我习惯自动还款 所以一定要申请一张 借记卡 做自动还款,又要填表。
工作人员说 花旗银行 转花旗银行是免费的, 境外 ATM 取当地款 也是免费的 (ATM 费用不算), 于是我很高兴的办理了

然后被告知 借记卡表格一些内容和 信用卡的信息不一样 比如行业,和签字。 我说我想不起来 我当时选的那个行业了,又要填表修改 又要签字
看到签字我都怕了。 因为我的名字比较复杂 自己也没设计过签字 所以每次签字都是不太一致的。但是这个签字是密码..... 真心怕了。
终于弄好了,走人了 走到一半,分行前台电话我说 后台验证一个签字没有通过, 要求回来从新签。 Orz...
总之非常烦... 不是一半的烦....

电话咨询
经常出现 电话客服 和 分行的客户经理 说的不一致。

账户管理费
低于 50000 还不知道 60000 要收账户管理费

不支持 绑定支付宝 (现在貌似支持了)

不支持 绑定 Apple Pay

网银不支持 自助买理财

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 操作极端复杂 第一次购买一种理财必须人去 分行办理
去了 还可能找不到客户经理 要找人代班
你又要填表 又要评估 又要签字 又要录音 1个多小时

等到你要赎回这个产品的时候你要打电话给客户经理, 不能打给别人哦
然后客户经理 辞职不干了 于是要找你当前的客户经理,然后等了老长时间才打给你。 抛售的时间都等没了。

到这里是 纯国内的体验

说说国外部分
到了当地的 Citibank 被告知 他们和中国的 citibank 没有我想象中的哪种是一个银行的关系。 根本就是2个银行 几本没有任何关系。 对用户来说你就当做他是2个银行。

ATM 取现貌似是比较便宜 但是我没做横向对比

关键的来了 当时说 花旗 转 花旗不要钱
我将 国内的 美金转到 海外的花旗账号里 结果被告知
需要 收取 手续费 + 中转行费用 + 电报 费
What?! 这 和招商银行有什么区别? 你花旗转花旗 还有 中转行?! 你不是说 花旗转花旗不要钱吗? 最后他们说 是外国的花旗转外国花旗不要钱。外国花旗转钱进入大陆 不要钱。 但是出去是必定要钱的。

目前已清空账号和天朝阉割版花旗说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