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的韭菜与应许的割者(空空小语20180330)

in #blockchain6 years ago

区块链让金融更自由。自由是个程度,自由度的加强体现在以前不能做的事情,现在可以做了。这当然并不意味着只是在以前被恶法束缚的企业家可以放开手脚,不能通过金融筹资的有价值的项目得以实现。还包括大量的甚至海量的骗局,以前因为没有根基无法出来招摇,现在也可以出来大摇大摆的骗了。创新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情,有大量的失败。失败的真项目与一开始就没想成真的假项目一起集中爆发集中落地,2018年,一曲《陪你去看流星雨》献给韭菜,投资如果是错误的,是一定会被清算的,中午可以清仓,因为早晚要出事。

韭菜.jpg

对韭当歌,人生几何?

不久前,一个微信群“凌晨三点”火了,带动了很多话题。很多不搭边的也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凌晨三点群,这个名字好啊,很贴切。凌晨三点,半夜鸡叫,周扒皮的故事是进了语文课本的,韭菜们还不警惕吗?比特币(BTC)不是骗子,有去中心化货币的理论和信仰为证。以太坊不是骗子,它最先通过募集比特币开创了ICO的形制,投资者也都在项目落地后得到了超出预想的厚利。LTC、XMR、BTS、BNB、DASH乃至玩笑般的DOGE、BTG都不一定是割韭菜的项目——不是说不会赔钱,不可能失败,而是并不是抱着诈骗的目的来运营——但不得不说这个市场想割韭菜的狗庄越来越多。

韭菜这个词本来是从股市来的,现在倒是有作为币圈链圈投资者的专用称呼的趋势。意外之余,倒也表明了这个圈子的火热程度。然而真正在股市割过一茬又一茬韭菜的传统大佬来了,他们在凌晨三点群半夜鸡叫,大佬是大佬,但在区块链这个领域有成功战绩的寥寥无几,在群里的聊天记录看起来就像是男生宿舍熄灯之后,一群青涩的处男故作成熟吹嘘自己性经验和性知识。但千万不要小视他们,在割韭菜这个细分领域,他们才是这个星球顶尖的专家。我们几乎可以听到利刃割断韭菜的爽利的声音。

于是很多人呼吁监管,不能太自由了,要规范,要保护韭菜。包括因区块链而戴上大佬纸冠的一些名(ren)人(ming),也在忘本的呼吁把区块链带来的自由再收回去,那区块链还有什么价值?无论是合法的股市,还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区块链私募、公募,都有很多不理性的投资者。熟读金融泡沫的历史的人,会知道总有一些人,好像钱放在兜里咬手一样,去追逐莫名其妙的项目,比如大洋彼岸某个小国的基建债券,或者非洲牧民牲畜抵押等等,轻信券商话里有话的推荐,无视已成套话的风险警示,每一次市场的集中清算,都跑不了他们的身影。

任何管制也拦不住他们的盲动,相信4000点是起点的壮士是在管制最严厉的合法市场被合法的忽悠,摔下来的疼痛一点都不比币圈链圈的韭菜更舒服一点,除非禁止投资取缔资本市场,谁也拦不住韭菜,取缔资本市场当然是削足适履,如果你有这样的主张,本文没有足够的篇幅来说这么基本的问题。但是,韭菜确实是一个问题,他让人怀疑自由是不是也有阴暗面,是不是不应该太自由了?到底是人的德性不配享自由,需要一个委员会来训政,还是自由背叛了人们的期待,从一开始自由就不可欲求?

韭菜因何茁壮?

人要首先为自己的财产负责,莽撞之人,迟早被收割。如果说,在法币世界在通胀的鞭策下不投资就贬值,这种莽撞还可以用进取心来理解。在数量可证、点对点开源的BTC世界,没有莽撞的理由。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公众号“米塞斯骑士团”回复“区块链”可见),ICO是自由的资本市场,BTC是自由的货币。因为有了自由的不受操控的货币,自由的资本市场才有可能。我们要清楚,我们投资为了想赚钱,这个赚钱并不是纯粹的借贷利息,而是利润——利润是承担风险下注未来的奖赏。我们投资未来,认为这个项目在未来有更大价值。这需要理性判断,也需要自担风险。就像你投资小卖店、煎饼摊、理发店一样,可能赔本。但被骗了就不一样了,这不是不确定性,结果是确定的——他们压根没想把项目做好——只是你自己不知道罢了。

有道是,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一个投资失败了,到底实际上是被欺骗了,还是仅仅是武运不隆,事先是不知道,甚至事后也难确证。但是,存在着被骗和单纯的失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投资失误,是确定的。与此同时,投资者更谨慎的投资,能够减少被骗的可能是确定的——下更多的功夫去研究,掌握更多的知识、分散投资风险对冲等等,但这都需要客观的代价——需要的时间可能使你错过商机,需要的金钱可能吃掉利润。这个世界上的知识无穷无尽,但你绝对找不到一本书能教你战胜不确定性,投资肯定赚钱——无论是单个项目还是你整个的投资组合,都有可能全然失败。这需要企业家的禀赋和判断力。审慎与进取的平衡和决断,不是任何学校能教你的。

如果不面对风险,在法币通胀时代,你所赚取的就像是在一座经济停滞(但没有倒退)的三线城市买了土地,每年的收益稳定而有限——买房炒地爆赚的莫不是赌对了未来经济发展和需求增长,盈利主要是企业家利润——想要赚取利润从穷光蛋达到小目标,就要谋求利润,预估未来,投入资本,面对风险。

监管会保护韭菜免被收割吗?

素质是先天的,运气也不在你掌握。我们能掌握的只有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和对信息的掌握能力。分析监管对韭菜的影响,也只能从这方面来入手。首先,国家会骗人,你不能一边对着新闻联播和环球时报冷笑,私下里对阴谋论的小道消息特别热衷,骂政客;一边觉得他们的监管会披露更真实的信息,能降低你获取信息的成本,这是精神分裂。不会的,监管只会让韭菜获得正确信息的成本更高。你不应该在自己有把握知道真相的事情上,笑骂公务员差役愚蠢颟顸,在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或遭遇损失的时候,就希望它们能一下变得英明神武。就算他们英明神武,他们也不会平白把聪明才智消耗在保护你的财产的身上。

更何况,政府是不确定性的来源之一——毋宁说是主要来源,官僚主义的巨大伤害力并不主要体现在呆板颟顸上,发起疯来的随机伤害力很少有人能猜到。监管非但不会让韭菜们获取信息更容易,而只会让监管对象——企业家从围着市场转转而围着政府转。没有监管,哪怕是骗子也要琢磨市场的需求,让自己的软文硬广看起来很有价值,而到了监管能力很强的股市,他们会用更多的事件研究文件。中外都一样,前两天看了HBO的《欺诈圣手》,麦道夫的故事。监管文件都是他在纳斯达克当主席的时候,协助政府指定的,自然如鱼得水。

不谈骗子的话,在有效政府监管的市场上,真正的企业家也将注意力或多或少的从市场需求转移到政府要求上来。最终就是项目偏离市场需求屈就政府需求。但是,只有当项目符合市场需求也就是消费者需求的时候,才能实现利润的增长,如果政府需求的质量跟消费者需求是等价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就是可能的,事实上它显然只能带来贫瘠。因为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的人他们生产的产品偏离了消费者的需求,即便赚到了货币,也买不到更多能满足其欲求的商品,这种现象就是社会的贫困化。对于资本市场,监管的结果就是,本来资本市场可以是正和游戏——由于项目具有市场价值而代币增值。获利者的收益并不全部来自失利者——现在因为监管导致的企业家精神沦陷,接近零和游戏甚至负和游戏。更多的投资者,将因此成为韭菜。

正如开始说的,无论合法的市场还是灰色地带,总有人会成为韭菜。韭菜是人间的盐、世界的粮,总要被收割。在被监管的市场上,韭菜被圈在有能力合规的割者的自留地里,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想割有门槛。然而“韭菜”毕竟不是真韭菜,也是有腿有脚会选择的。当国王城堡的韭菜地外面有新的市场,韭菜就剜门盗洞穿墙而出,去年币圈链圈的火热,就是韭菜的大逃亡。更广阔的灰色地带,韭菜有更多的割者。“半夜鸡叫”的墙内割者追了出来,来自传销、地下六合彩等下九流各个界别的草根割者也蜂拥而上,竞争收割的机会。但“韭菜”是人,不是真菜,想收割得韭菜配合,否则就是抢劫而非割菜了。

割者竞争的激烈,对韭菜是利好的。较之有一个尸居余气的监管机关供应一个虚幻的安全感,有一个束缚割者的吃相的进餐礼仪带来的正规感觉的市场,自由的公海满是面目狰狞的海盗,韭菜有了警惕心,就能少一点被割,就算被割了也更容易吸收正确的知识有所警醒。在被监管的内盘,信息被管控,虽然有汗牛充栋的报表公开和股评,但内里仍是云山雾罩。自由市场有充分的信息,开源的区块链更可在技术上证伪。自由市场的投资失误,韭菜渐渐会分析市场而不是归于政策,企业家和投资者都用更多的精力直面消费者。这种趋势会使得市场趋向正和效应,韭菜会越来越少,越来越聪明。割者的行政门槛越低,竞争越激烈,对韭菜就越有利。正如劳动法不真正保护劳动者,监管也不是真正保护韭菜。

韭菜本是个好词,因为它的生命力顽强,割了一茬又一茬。而人形韭菜有更高的成长空间,只要生命力还在,就有一天超脱韭菜的命运。控制你的贪婪,不要让自己万劫不复。控制你的绝望,车到山前必有路。运用你的智慧,让每一次被割都有知识上的收获。如果大多数韭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李笑来先生无论是在新东方还是到了币圈,都还是一位好老师。

Sort:  

WARNING - The message you received from @rina77 is a CONFIRMED SCAM!
DO NOT FOLLOW any instruction and DO NOT CLICK on any link in the comment!
For more information, read this post: https://steemit.com/steemit/@arcange/phishing-site-reported-upperwhale
Please consider to upvote this warning if you find my work to protect you and the platform valuable. Your support is wel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