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皆教育

in #cn-0076 years ago

家庭教育.jpg

非常荣幸被实验幼儿园喜洋洋班李老师邀请参加上周家长会上的分享,本文是我在分享会上内容的文字整理。

我说的并不是经验,只是我对幼儿教育的认知和实践。

生活处处皆教育』,李老师这句话说的很贴切,我非常赞同,同时也是一直秉持这种理念教育孩子的。

从李老师处得知,这句话的出处来自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小孩在幼儿阶段的重点

我认为幼儿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的习惯,培养对世界和社会的感知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呵护其宝贵的好奇心、注意力。

具体方式就是带小孩融入多种生活场景,通过正面引导,让环境对小孩大脑刺激,慢慢强化他对社会的感知能力。

我工作忙,但依然花一些时间有效陪伴孩子。这不只是单纯地玩耍,而是在此过程中会不断启发,以刺激他不断思考。

比如,晚饭后的散步,周末的户外活动,不只是运动和简单看风景,而是让他接触多维的世界。比如注意不知名的野花,招牌上的文字,路上遭遇的堵车和婚车等。

抬头看见天上弯弯的火烧云,会问他,这像什么呢?像小船。还有呢?像皂角。还有呢?像盘子。还有呢?像打碎的鸡蛋壳……不断问下去,他会思考更多,收获更大。

##生活方面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点实验幼儿园的老师和妈妈的经验较多,感谢实幼喜洋洋班的三位老师的精心照顾和对孩子的习惯养成培养。

孩子的进步我们都看在眼里,自己挤牙膏,刷牙,洗漱,洗脚,擦脚,脱衣上床睡觉,自己穿衣起床,自己拿玩具,玩后自己放回等。

我自己这方面经验较少,不做赘述。

##生活认字

我没有买过一本识字画本,但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教他认识近二百字了,对一个五岁的男孩是难能可贵的。

在散步和等公交时,我们会利用路标、广告牌和公交站台的站名识字。

『鸭肠火锅店』,『生态大道』,『哈尔滨银行』,『杨柳西路中段』……虽然有时相近的字会认错,比如『乐山烧烤』被认成『东山烧烤』,『幺妹火锅』被认成『么妹火锅』,纠正就行了。

地铁和公交是另外一个认字的方式。

我儿子喜欢坐地铁和公交,在地铁或公交上,不断有语音报站,车厢里有滚动文字报站,窗外还有站牌的提示等。他会仔细观察和聆听,加上我偶尔的重复,从而记住了多个站名及其文字。

更好的是,所有站点都有中英文双语报站,对想学英文的小朋友更是一个好条件。我会给他重复一些英文报站,从而让他清楚记住。

当第一次从他口中冒出 Stadium Station这个生僻的词时,我非常惊奇,他则说是坐公交的时候经过『体育馆站』听到的。

『下一站是天府广场站,要换乘1号线的乘客做好下车准备』

[Next station is TianFu Square, passengers transferring to Line 1, please get ready to exit]

地铁的站台和换乘的中英文提示,都会从视觉,听觉等方面不断刺激并强化孩子的大脑。孩子也乐此不彼,下车后还在自己重复报站,想不学都不行。

##带小孩参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

多带小孩参与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让他见证我的生活。

我会带他一起去银行存取钱,去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交违章罚款。

一路走,一路聊天。我们到银行存钱是为了让以后的生活更好,去电信营业厅是为了利用电信更好地连接外面世界,交违章罚款是因为爸爸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所以必须受罚等。并让他在公众场合体验取号,排队,不要喧哗等公众秩序。

如果可以,可以带小孩去自己上班的地方看看,看看爸爸妈妈是怎么赚钱的。但是要告诉他,这是爸爸工作的地方,不能喧哗吵闹。

我经常到外地出差,工作不忙的时候我都会带上家人孩子一起去。带小孩一起去换登机牌,酒店入住登记,退房,寻求帮助等都让孩子参与,融入社会和生活。

我也会带上孩子去财大教室和公众图书馆看书。

当看到大家都在安安静静看书,他也不会吵闹,自顾自地摆弄着他的逻辑狗或者画本。在需要帮助时,他也会压低声音给我说,不会影响他人。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希望,注意力

在以上过程中,我会呵护小孩宝贵的好奇心。

如果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些『新奇』的东西,比如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我也会装着很惊奇,给他一些正面的肯定。千万不能敷衍他『这有什么好看的』,这样会打击他的探求世界的好奇心。

千万别破坏小孩注意力。比如当他在专心致志玩玩具的时候,不要随意打扰『看这里,笑一个,给你拍张照』,即使吃饭也可以缓一缓,晚几分钟吃饭比起破坏他的注意力影响小多了。

##全神贯注地陪他耍

当有小朋友跟他一起耍的时候,我通常不会打扰他们。当没有小朋友跟他耍的时候,我会变成他的朋友,跟他一起耍。

比如,昨天我和孩子在河边广场,我和他玩掷矿泉水瓶游戏。你扔给我,我抛给你,谁没有接上就算输,欢声笑语,乐此不彼。

当全神贯注从事一件事时候,大脑就会进入一种心流(flow)状态,这种状态是非常美妙的。

成年人总会被各种信息等推送打扰,无法进入全神贯注的心流状态。所以虽然物质条件好了,大部分人幸福感降低了,这点往往比不上孩子。

##关于培训班

在我以前的文章中说过,我对培训班持保留态度。

相对于各种技能培养,我更注重的是孩子思维和对世界认知的底层培养。

而各种培训班培训的是表层技能,比如钢琴,画画,英语(我觉得英语对幼儿来说,只是一种鹦鹉学舌的技能)等,这些表层的技能通常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完成。

所以我没有给孩子报培训班,只用我自己以上的方式来教小孩。

孩子是一张白纸,我要和他一起描绘出美好的未来。

##总结

总结一下,我所有的家庭教育行为,就是通过让孩子融入各种生活场景,辅以在场景中的正面引导,让生活场景即环境促进孩子的思维,让小孩形成对这个世界的思维认知。

我相信一旦这种底层的思维认知形成后,以后的文化知识或者更深层次的技能培养就不会是什么难事了。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这个起跑线恰恰是我们自己。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这个起跑线往前挪几步。

生活处处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