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记

in #cn6 years ago

1

这不是我第一次生病,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据说,我的年龄差点停留在几个月大。那个晚上,爸妈大半夜的抱着我去看急诊,半路上掀开包着几个月大的我的被子,以确定我还有呼吸。

自那以后,瘦弱便与我形影不离。直到现在,回家见到多年不见的亲戚,竟不敢相信我能够长得如此的高大--当然是对于我小时候的基础来说。

2

小学时总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尤其是暑假,可以玩好多的东西,给记忆带来很大的增量。而三年级的那个暑假格外漫长,因为几乎那一整个暑假,我都在生病,确切的说,是在吃药。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在发低烧,看了好几个医院和诊所,从西药到中药吃了个遍,总是不能够根除。看着我一直不见好转,妈妈总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那个暑假,因为吃药经常嘴里没味,很多东西都不想吃,只有一种喜欢吃的是:葱花鸡蛋面条,而且面条需要是先做不能是买的干面条,要放芝麻油并且不能太多。每次吃完药后,再吃一碗刚做好的面条,特别的满足。

直到现在,我都能够想起当时的那个味道以及满足感,周末有时会去菜市场买面条回来自己做,遗憾的是怎么也吃不到那时的味道。

后来也是不知道为什么,病好了,也开学了。

自从三年级的那个暑假之后,除了感冒发烧之外,很幸运的较少长时间连续的的生病。

3

这个春节,大年初四,走完亲戚回来之后开始发烧,三十九度。到村里的诊所,当做普通的发烧处理,吃药,输液,药刚吃完时,烧退了,药效一过去,又开始发烧,每天都去输液,如此反复了几天,最终顶着三十九度的高烧返回上海。

高铁晚上七点到上海,第二天要上班,下了高铁赶回家放下东西便继续打车去医院看急诊。本想着最多两个小时应该就可以搞定,零点之前还可以回来,吃完药烧一退,睡几个小时,不耽误第二天上班。

没想到的是,春节还没有过完的医院,急诊像门诊一样,预检,挂号,排队,检查,等报告,再次排队,最后排到时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已经是凌晨两点,用排队的一个大妈的话说是:失去了急诊的意义。

检查的结果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发炎高烧导致浑身肌肉疼痛,头晕和间歇性的心慌,炎症太重,需要输液。

到家时已经是早上七点,自然不能去上班了。按照医生的要求,需要输液四到五天。两天之后,自以为好了,便没有再去继续输,投入到了新年开始的工作中。

第二周,又是高烧,三十九度多,再到医院,预检直接给开了二级绿色通道,优先就诊,炎症还没有完全消去,这次需要连续输液四天,终于谨遵医嘱。由于落下的工作,有两天都是晚上十一点到家,早上六点钟起床到医院,挂完四瓶水,再赶到公司。

4

与身体健康相比,心理的健康也许更加重要。

最近,NBA球星德罗赞面对公众坦诚了自己一直以来饱受抑郁的困扰,在接受采访时说:

无论我们看起来有多么的坚不可摧,我们到头来也不过只是普通人而已。我们都会有那样的感觉,有时候它会把你击垮,就好像全世界的重量都如泰山压顶般强加在身。

无独有偶,看完德罗赞的访谈,凯文·乐福也坦言自己面对的心理问题:

也许我们都在各自的经历和挣扎中蹒跚前行,有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是唯一正经历这些的人,然而事实上,也许我们的朋友、同事和邻居们也深陷相仿的困境。

最近几天,深知自己的心理虽不至于到达抑郁的地步,但也十分的,不健康。合适的时间,抽出一周或者一个月,放下一切,参加一场禅修或者其他类似的方式和地方,或许是今年最大的期待之一。

Sort:  

@drunkevil, 好文全靠你了!

平时要多注意些身体啊

谢谢提醒。

人命只在呼吸间,疾病可以令人体验无常

生病的时候才能真切感受到某些身体部位的存在。

我也是个老生病的人,沒想到居然活到了现在。老话说,常常病,长长命。有一定道理。

@drunkevil 亲多保重身体~

谢谢!

我几个月因为好像是疟疾也是差点没命,医院都不收,我妈抱我回家用偏方治好的。

现在已经完全好了吗?

我也需要禅修,其实我更需要出家,钱恩说要博士才行我不够格

差不多了,谢谢!
出家要是博士才行?我也不够格。不过即使够格了应该也不会。。

没事打打篮球,多运动。我也是不运动的时候总生病。

很少打球,倒是偶尔跑跑步啥的。

我之前也是差不多的症状病了一段时间,完全能体会你的感受

本来想说“是不是感同身受”的,查了一下好像哪里不对。没文化,真可怕。看来我很需要“听故事,学中文”。

哈哈哈,这个梗好!

如果是心理上的问题,一定要重视,因为很多心理会导致身体机能的失调。有些情绪上的问题可以调节,调节不了的话要及时就医,他们会有很系统的治疗方案的啦

谢谢建议!

健康比一切都重要。自己生病是难受,孩子生病是煎心。

可能作为父母来说,看着孩子生病还不如是自己生病。

😓我小时候体质也不好,差点傻了,现在但是身强体壮👍祝好

谢谢书记!

生病时疼痛在身也在心!好好将养!身子舒服后,好心情也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