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3岁小儿“声东击西”智斗妈妈

in #cn6 years ago

事件:昨晚我们在群里热烈的探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学员星星(化名)说:春红,也帮我分析一件事情。晚上儿子洗澡完躺着睡觉,不知道哪根筋上来让奶奶陪睡觉,要送他去跟奶奶睡也不行,我就说奶奶睡了,我们这床睡不下的。过了几分钟他想起来白天买了糖,非要吃糖,我不给他就哭,哭的好大声把奶奶引过来了,然后奶奶说明天再去买就哄他睡觉,不一会就乖乖睡着了。然后我有点无语了:这也太巧合了吧,孩子不会有这心思的呀,感觉怪怪的。你说需不需要跟孩子沟通些什么呢?

图片

事件解读:孩子突然想要奶奶陪睡,是在那刻产生了某种心理需求。妈妈愿意满足他的需求,要送他到奶奶房间睡。但小孩不要去和奶奶睡,而是要奶奶跟她们睡(奶奶、爸爸、妈妈、小孩四个人一起睡)。因孩子不懂界限,所以星星用了两理由拒绝了他:床睡不下,太晚了奶奶已经睡了。如何超越妈妈的理由,达到自己的目的呢?小孩就说自己要吃糖,半夜星星当然不会给啦,不给就哭啊,哭声把奶奶引上来了,于是真正的目的达到了。

红红点评:做为妈妈遇到这类的事情,想必内心会又喜又恼,喜的是孩子的机灵:对妈妈太了解了,知道妈妈不会给他糖吃,并且利用这点成功了。恼的是自己被这么小的不起眼的小家伙给利用了(有些妈妈则会因此恼羞成恕,然后对孩子施以训斥或暴力)。

星星产生怪怪的感觉是因为她也觉察到这点了,只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情况,所以就无语了。同时她也产生了担心:孩子这么小,怎么会有这么深的计谋?竟然知道“声东击西”。

首先能肯定的是三周岁多的小孩子是不会有这么深的计谋。既然不是计谋,那孩子的表现又怎么解释?如果我们深入去觉察,会发现不单是孩子,而是所有人的潜意识都是这么高明的,天生会如此运作,有时甚至还会很狡猾。潜意识运作分正负,负的我们称之为耍小聪明、有心计;正的我们称之为机智、谋略。

要不要和孩子沟通呢?孩子现在还小,以照顾他的心理需求为先。心理需求过度压制了,反倒会造成孩子性格的叛逆,更哭闹,倔强不乖,所以适当的满足是有必要的。在这个事件中,小孩被哄哄也睡了,不算太过份,可以不沟通。

建议:孩子运用这种模式成功达到自己的目的后,下次还会继续运用这套模式,直到非常熟练,因为孩子需要发展出一套专属自己的生命模式来应对体验这个世界,因此模式并不存在对错。父母对孩子的觉察需要时刻保持着,放手不放眼,如果事情不严重或不大,不需要介入或介入少量,尽可能给孩子保留完整的成长发展空间。

Sort:  

@gth8888, 看到你的帖子,真是我的幸运啊!太棒了!

顺祝天天都大发,赚10000个比特币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