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家庭做菜选不同种类的食用油有什么区别?

in #cn6 years ago

大家好,今天为大家科普一下中国的油,众所周知,国内的油种类多,用途广,大概分成三档,适合油炸,适合炒菜,适合凉拌。

油的制法大概分压榨和浸出,目前市面上基本都是经过再精炼的,其实两者就差不多了。有些人觉得压榨的香,我觉得差不多。

菜籽油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菜油,我国是菜籽油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1999年前市场份额40%,目前是20%左右。

菜油黄澄澄的,香气特别强,我国顾客特别喜欢菜油这个风味,而精炼过这个味道就消失很多。

导致国内市场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特点就是,乡村粗榨的低等级菜籽油的每年出货量,比高等级精炼菜籽油要大得多。

花生油

亚洲美食的经典用油,特别香,油品好,不饱和脂肪酸高,炸东西也挺好,就是较贵。

大豆油

大豆油是全球产量第一的油,因为转基因争议颇多的油,主要产区来自巴西米国,我国东北的油根本不够炼的。

老的大豆油有股豆腥味,但精炼调配后的大豆油基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国内菜馆用的基本都是豆油,因为便宜,全国炒菜No.1。

猪油

中餐标准油之一,又分板油、肥膘、背油,如果讲究,很多中餐必须用猪油做。

猪油的熬制就完成,就会产生另外在我大家心中很熟悉的东西—猪油渣。

做好的猪油渣撒点盐就是非常诱人的零食了,不爱这一口的人绝对是少数吧。

橄榄油

欧洲菜基本标准油就是橄榄油,现在市面上的橄榄油主要是以特级初榨(extra virgin)为主流。因为已经被包装成最健康的油品,卖的特贵。

特级初榨橄榄油烟点比较低,并不适合中国人高温炒菜,比较适合西餐煎烤和凉拌。

黄油

西餐标准油2,来自牛奶的乳脂肪团,天然奶香,动物油脂。

藏区的酥油和黄油差不多,酥油茶、黄油咖啡都是冬天很好的补充热量的饮料。

最后,建议1-2个月换一次,比如这个月吃猪油,下个月咱就买花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