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老抽、生抽有什么联系,这些酱油分别怎么使用最适合?

in #cn6 years ago

“酱油”一词据说最早出现于南宋晋江人(今福建石狮)林洪的《山家清供》中:“……韭菜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因此可以确定,“酱油”在南宋时期已经明确出现,只是目前尚无法考据——南宋时期的“酱油”是否已经广为普及。

如今的酱油多被称为“老抽”和“生抽”。这一叫法有人说来源于广东,是因为粤菜文化的兴盛流行,才流传开来——然而在粤语中,酱油一直被称为“xi油”,就是“豉油”,没有“生抽”和“老抽”的叫法习惯。另一说法是来源于日本,但似乎也无权威的文字资料能佐证于此。而“老抽”与“生抽”在上海人的饮食文化中,又被称为“红酱油”和“白酱油”。

“抽”其实是提取的意思,所以“老抽”与“生抽”的区别,实际上是酱油的古法晒制工艺中,提取的第一抽原浆(头抽),与加入热盐水后,二次、三次复取产生的二抽、三抽的区别叫法。

老抽酱味更大,口感较为厚重粘稠;生抽酱味则没有老抽重,盐度比老抽高但是没有老抽的粘稠感,好的生抽酱油充满了鲜甜,空口尝咸过之后会回甘。

生抽最适合用于调配蘸水,在南方很多地区,例如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常用生抽、鲜红椒、蒜末,调配一小碟“餐碟子”,为白切形式的菜肴,或重口之人作蘸碟使用。

老抽最适合用于食材的红烧与挂色,它在中国人千年的厨寮文化中,一直是代代国人生来就必须传承的记忆。

总的来说就是——“生抽调味,老抽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