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创业故事:60岁老人电商创业记

in #cn6 years ago (edited)

(注:此文是我在派代网以笔名“长苏”发表的电商创业故事,以后打算通过这类文字跟steemit的朋友做个分享。 “长苏”取名自《琅琊榜》中主人公“梅长苏”的名字里的两个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网商故事的第一篇,我想起了这一句古语。我亲身经历的创业故事,包括身边的朋友,朋友的朋友聊到的事情,大多数带有悲壮色彩,皆因为这一行竞争太激烈了,不断有人起来、有人倒下、有人倒下再起来、有人永远起不来的故事。

第一篇,要写的是一个60岁老人来做网商的故事。古人都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对于花甲老人而言,不懂电脑、不懂技术、甚至不懂年轻人的思维,竟然跑来做电子商务,你别以为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就我的这个故事人物原型来说,根本配不上用老骥伏枥来褒奖,因为他是被逼的才走上这么一条路,当然了,就现在来讲,全国60岁以上做电商的人应该也寥寥无几,这种精神真是可歌可泣。他是如何被逼的,走上这条道路(我本想用“不归路”这个词,但是他成功了,怎么说不归?)的,且听我一一道来。

我且用化名老莱来称呼他吧。老莱以前是常熟某村委书记,90年代村里有个纺织厂,后来厂子经营不善,需要承包了,老莱当时自己凑钱承接下来了。从此过上了自己拉单子、接业务的活。话说那时候外贸出口业正是辉煌的时候,整个苏州地区外贸工厂雨后春笋般起来,常熟作为服装之乡也是势头很猛。趁着那几年的好势头,老莱的纺织面料生意源源不断。那时候日子很潇洒的,经常出入各种按摩店、洗脚楼、酒楼、会所,可以说那时候真不把钱当钱,因为钱太好挣了。这些消费,其实当时还不足以让他有了后面的窘境,最要命的是他喜欢打麻将、赌牌,玩大了,有时候一晚上据说能输掉十几万,长此以往,你有几百万的家资也很快要吃空了吧。还好,那几年生意好的时候,还看不出来什么。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了,外贸渐渐不好做了,这时候老莱的各种三角债出来了。比如,他欠毛纱厂和原料厂的几百万额度的大概有那么两三家,这就不得了啊,加起来一千多万了。别人也欠他的钱啊,欠他的人也有几百万,有的人据说是坐飞机起飞了,也就是俗称的跑路,还有的干脆被法院封了厂房,你去要钱那边就成了老赖,不给了。老莱从那时候开始,日子慢慢变得拙荆见肘,他十多年前买的标致车子,那时候十几万买的还算过得去的档次,可是现在身边很多人都换成了宝马、奔驰甚至保时捷的,他还开着那辆车子。以前他走到哪里,别人都喊他“莱总”,现在走到哪里别人都叫他“老莱”。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和世态炎凉,我估计做生意的人都能体会吧,谁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沟沟坎坎呢。很多人凭借智慧和周围人的帮助,还能翻身吧,但是到了老莱这个年龄,60岁的人,很多人已经不相信他能翻身起来了。老莱这时候才体会到,原来以前身边遇到了很多酒肉朋友,到了真正谈钱要帮他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借钱给他,只有一两个极好的朋友还愿意赊账给他做订单,这已经是极好的了。

就这样,老莱耗了三四年,也没赚到钱,工厂也一度快面临倒闭的边缘了。到了2011年,他的面料厂真的面临两难的境地啊,再运转下去,只会三角债越欠越多,如果他不赊账给别人,他的的工厂直接就要停止运转,如果工厂关了他连机会都没有了。此时,他听说常熟有人做淘宝网店发财了的,他也不懂淘宝网是个什么东西,但是他的面料生意现在是彻底没法再耗下去了,必须想办法再找一条路,他决心试试淘宝店这条路子。

刚开始的时候,做淘宝对于一个老人来说,真不知道从何下手。但他毕竟是做了很多年生意的,他知道要先找个懂这一行的人来做做。老莱找了苏州一家代运营公司,那家公司收了老莱一年8万的代运营费用,刚开始无非就是开直通车了,直通车烧了3万没效果,还要他继续充值,眼看11万已经花下去打了水漂,老莱开始不愿意了,叫代运营公司自己想办法,代运营公司没办法了,只能刷单了,结果刷到2钻的时候店被封了。那时候刷单其实也查的很严格的,但也没严格到2015年这种程度,只不当时可能是刷单手法过于粗糙吧,所以封店很正常。第一次的尝试就这样不及而终。他身边那些50岁、60岁的朋友,都在笑话他,说一大把年纪了,让你干淘宝、让你干淘宝,现在被人骗了,真是活该啊……老莱就当没听见。

老莱的性格里面不是不放弃,要不然他也不会那么想把面料生意转型啊。他是被逼得没有路了,因此尽管遭遇出师不利,他还是想继续尝试。继续找人,结果那家骗了他的代运营公司里出来了一个业务员,跟他说很想帮他操盘,暂且称这个小伙子刀刀吧。刀刀其实以前就是个做业务的,对于网络和电脑都不怎么熟练,他也不懂,但是他不想再天天日晒雨淋去跑业务了,他想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当白领办公,他也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老莱被骗了一次之后,对他们公司的人没有太多信任感,但是在2011年那样的大环境,确实找不出几个能够称之为运营的人才来操作网店,于是老莱就对刀刀说这次可以让他尝试一下,但是每月只给1500元工资做生活费,做到了利润就给他30%分红,让他尝试3个月,3个月不行就走人。

时间到了2011年11月了,于是乎刀刀开始准备大干一场了。他开始重新给老莱开了1家C店,刷了几十单做到了2心级别,到了12月份,他做到了3心,此时距离老莱给他的期限只剩下1个月了,再做不出什么东西来,他就要走人了。他慌了,他恳求老莱允许他招人来操作网店,他只做管理也行,老莱答应了,但是工资不能超过他,于是刀刀开始在几个招聘网站招人,他此时招人的待遇定的工资也是每月1500元,因为老莱现在也不会再拿钱死砸了,他必须见到兔子才撒鹰。

12月月底,刀刀正好筛选出2个比较靠谱的人来,他们见面聊了。一个叫做小苏,一个叫做小李吧。小苏和小李的老婆是同事,小李的老婆有个闺蜜在扬州开淘宝网店做到了2皇冠,在扬州买了一套房子。小苏和小李就是被这样一个故事诱入了淘宝这条大船上,这家2皇冠店的级别在2016年来看真的不算什么,但在2011年可不得了啊,别人能赚1套房子出来。小苏和小李就是凭着这个故事,天天逛淘宝论坛,学习别人的经验,顺便自己拍照身份证开了一个店。那时候2人都有月薪3000元的工作,他们觉得自己年轻嘛,小苏刚刚大学毕业,小李跟他同岁,反正年轻有时间去闯荡,于是小李劝小苏辞职了。一起在网上投了简历,由于没有经验,投了很多月薪3000元的工作,都没人给他俩打电话。于是情急之下,连月薪1500元的工作也投了简历。于是才有刀刀和他俩见面的场景。但是见面的时候,马上要面临春节了,他们相约2012年春节之后,开始开工。

2012年之后,刀刀做管理,小苏和小李开始行动,那时候小苏和小李其实心里很虚,连直通车都没有真实玩过,只不过是在淘宝论坛看了很多经验帖子,但是真正到实际运用的时候还是怕啊,怕做不好。小苏和小李来了以后,找朋友刷了几笔,就说必须试试直通车了,老莱对这2个小伙子观察了1个星期,觉得人还是比较靠谱的,于是充值了1000元进去。于是乎,小苏和小李,各做了1个宝贝的计划,在开始烧车,每天每人烧100元,而且颤颤噤噤的,生怕浪费了钱而出了大错。刀刀管理网店的那2个月,每隔四五天才会卖出1单2单的样子,他那时候从没有连续2天出过单子。老莱2011年让代运营公司运作,还压了20万多的货,都是毛呢大衣,现在春节过了,马上不卖掉的话,手中更加紧了,本来他就没有多少钱周转。

大概过了3天,让老莱看到了希望,自从这2个小伙子来了以后,开直通车第三天竟然开始卖了5单,这是有史以来他看到出单最多的一天,而且这之后每天都有连续出单,这是自刀刀管理网店以来,老莱第一次看到了希望,同时他发觉刀刀这个年轻人不靠谱,老莱认为刀刀没有这2个年轻人有闯劲。于是乎,打算让小苏来代为管理网店的事情,此时刀刀在这里就显得非常尴尬了。最终刀刀自己觉得留在那里没意思,离开了。

有一天,突然卖了20件衣服,老莱非常兴奋,赶紧让网店的人出去吃了一顿饭,还喝了酒,这对于他来说意味着希望啊。当时是3月份了,单量每天就是在增长,也就是烧点直通车了,连刷单都没有。小苏事后回想起来觉得当时单量增加有2个原因:一是由于老莱急于抛货,衣服都是按照成本价卖的,卖的便宜;二是由于当时直通车还比较好,竞争还算可以。

到了4月中旬,老莱的毛呢大衣终于卖完了,20万现金流回来了。对于往年来说,这20万他根本不放在眼里,可是对于如今缺钱的他而言1万元也是很重要啊。任何做过生意遇到难处的人,恐怕对此都有深刻体会吧。此时衣服虽然卖了,难题又来了:老莱没有夏季的货,人不能都闲着啊,店里的2个年轻人也坐不住了,他们觉得他俩为老莱创造了价值,应该涨工资,老莱暂时还没答应。

到了5月份,眼看着货源还是没有着落,自家只有毛呢面料,做衣服也只能存在秋冬卖。由于以前也不是做淘宝这一行的,夏季去怎么整合到货源,还真是一时半会没法解决。两个年轻人此时就坐不住了,说再不解决货源,他们拿着1500元的工资留在那里也没意思,要走人了。月底,小苏终于下定决心要走了,小李决定留下。老莱拼命劝小苏说:“我看好你,你别走,给你涨工资,涨到2500元,货源我去想办法,我这里现在不能散。”小苏经过多方打听,知道常熟有其他大店在招人,就说:“莱总,现在我真想出去阅历一番,在你这里,缺的条件太多了,货源又没有,我留在这里有什么意思呢,我也不是冲着这2500元工资就能留得住的,我来常熟之前工资是3000呢。让我出去走走吧,咱们以后还是朋友。”老莱觉得自己很诚心在留,而小伙子太不给他面子,毕竟他是60多岁的人了,就说:“你要走可以,把小李也带走!”

于是尴尬的一幕出现了,小李没打算走,老莱因为他俩是一块来的,一个走了另一个也不想留了。小李很生气地说:“我没打算走,你却赶我走,要我走也行,必须补偿我3个月的工资。”双方吵架火药味很浓,老莱听了这个话就更想让他走了。小苏还算是明事理的人,老莱想早点解决这些事,于是让小苏从中劝小李,让小李折中一下。最后商议,赔小李2个月工资。小苏走了,小李也走了。

老莱继续着他的这条刚刚看到希望的路。他决心夏季不卖货了,因为找来找去,他选的款不太好卖,他毕竟是60多岁的老人了,选款按照自己的眼光,竟然都是拿了一些又老气又过时的老头衫,卖不动,还压货了几百件T恤,他决定在外面借点钱,养两个客服,然后再做一批货准备留在秋冬卖的,同时继续招聘运营,此时他把运营的工资定在3000元。但是过了2个多月,竟然也还没招到合适的人,也找了2个试试,比之前的刀刀还不如,他辞了他们继续招聘。这时候,老莱又回忆起小苏这个小伙子了,他对这个人还是恋恋不忘,小苏是大学生,竟然还能拿着1500元的薪酬来闯荡,老莱对他抱有好感。因此那2个月还继续跟他保持着联系,有时候宵夜也请小苏出来喝两杯啤酒,聊聊他最近在新网店学到了什么知识。到了10月份,老莱这边的货备了50多万了,但是销量迟迟不见动静。他很着急,招的人又不合适。于是又苦劝小苏回来。小苏说要我回来也行:“工资要给我开到月薪5000元,因为我觉得我现在值得这个价。”老莱也是没办法,就答应了。

小苏事后常常感慨,怪不得那几年这一行流动性这么大,他也就从老莱这里出去了5个月不到的时间,在一个2皇冠店学习了开直通车和报名天天特价、淘金币等活动了,转了一圈回来就发现自己的工资竟然能从1500元升到5000元,而且都是他掌握主动权,这是其他行业很难见到的吧。老莱此时的想法就是今年要比去年好就行,反正要能够继续看见希望就行,他前几年仓库压了好多毛呢面料,他夏季全部加工成衣服了,他想进行废物利用。何况男装又不像女装那样,男装只要款式不太另类,只要是个基本款,就行,不会过时太厉害的。老莱这一把赌对了。

小苏给他那时候的店铺已经做到了皇冠店,并且当年开了天猫和京东店。但是也遇到了瓶颈,就是依赖于直通车,利润上不去。小苏于是想到了招数,发现做批发也能赚钱,因为他看到有个团队从外贸街拿货,已经是二道贩子了,还在阿里巴巴做批发,一年能做2000万营业额。他觉得老莱有面料生产的这个优势,价格可以达到全行业最低,别人卖衣服赚钱,老莱可以通过低价批发衣服赚个面料的钱。于是当年迅速启动了阿里批发和一件代发的模式。同时老莱出去跑大客户,给常熟1家大网店供货。

那年到双十一,大网店拿他的一款大衣做聚划算卖了2万件,当时备货的时候只备了5000件,于是拼命赶货。老莱自己店里也卖了几千件,也没货发。赶出来的货,优先发给那个大客户,不敢得罪。年底再算账,发现做了500万销售额,而且批发供货占了大份额。其实2012年年底,整个淘宝就开始变得很不好做了,竞争异常激烈。老莱的网店自己才做了180万销售额,大部分靠批发和供货。但是这一年给了他更大的信心。

吃年夜饭的时候,老莱把下一年的目标定为3000万,小苏觉得他定太多了。这一年,老莱发现原来那些笑话他的60岁老头子朋友,此时又开始喊他“莱总”了。还有好多人跟他年龄差不多的,总想让他传授经验,也想开网店赚钱。原来好几年不跟他做生意的人,现在跑过来请他吃饭,说下一年要好好合作一把,老莱说我资金不够啊,那些人纷纷愿意赊账给他做。老莱一下子又成了朋友圈里的励志对象。老莱真是感慨万千,他对小苏说:“小苏,你看看这世态炎凉,当你混得不好的时候,连你老婆都会看不起你,当你刚刚好一点点的时候,一堆人过来拍马屁。男人一定不能失败,男人一定要成功!”小苏心想,老莱这几年应该受了不少罪,估计老婆没少唠叨他吧。

2013年春节过完的时候,又到了开工下一年夏季的时候了。此时老莱的电商团队12人了,他打算扩张到20人以上,以便实现当年3000万的销售目标。小苏觉得他目标太高,哪有人上一年做了500万,下一年就要翻6倍去做的啊。老莱呢,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他觉得这条路已经看出希望了。他对小苏说:“我现在老了,只求这几年把生意做上去,把我欠的债务还清,让我每年过个安静的春节就行,到时候你们年轻人做的好了,我就让位给你们,谁有能耐挑起这幅重担,我就给谁。”小苏只是笑笑,他才不相信呢,他还有个儿子,只不过他儿子不成器,他儿子对做电商压根不感兴趣,每天在家打打dota,然后昏昏欲睡到第二天中午起来吃饭,下午继续dota。老莱看出他不相信,于是继续说:“我是真有这个心啊!”小苏说:“别说你还有儿子,就算不传给儿子,你也不老嘛,现代商场,60多岁的人还在的多了,只不过你现在在做电商而已。”

由于种种原因,2013年4月份,小苏还是走了,老莱对他依然不舍,每年还保持着联系,此后二人成为朋友,老莱知道这个年轻人有更大的抱负要做,也拦不住。

老莱在2013年又招了好几个店长,进行试验,看谁能胜任,继续保留阿里批发的团队,两条腿走路。事后发现2013年天猫店竞争越来越大,直通车投入很少产出。还好批发生意和一件代发模式比较稳定,老莱继续咨询小苏该如何抉择,到底该把精力花在哪里。小苏说:“天猫做不起来,对于负责人而言确实难度大,那就应该舍弃难的,去做容易的。”小苏劝他全面转型做供货,分两步走:老莱亲自跑大客户,原有团队管理好阿里的一件代发和散货批发。老莱采纳了这个意见。小苏后来忙,也没顾上经常交流。

到了年底再打电话问,老莱做了3500万销售额,可是家里还压货了3万件。其实3万件此时来说,应该是小数字了。也就是说这一年赚的钱估计就在这3万件衣服里面了。老莱把2014年的目标定为6000万,小苏通电话的时候认为他目标定的还是太高。老莱想一把梭,把他这几年欠下的债务还清,也是给自己和团队一点压力吧。那一年老莱给他的阿里批发的负责人,是一个客服提拔上来的女孩子,分红了30万,女孩子在常熟付了首付买了房子了。

2014年经过波折的一年,其实是竞争更加激烈了。原先那些给大客户供货的,大客户牛的不行,经常拖欠货款,找各种理由扣钱,此时老莱又想捡起他的天猫店再次运作,于是让他儿子去到处学习。他儿子前两年对这个一点兴趣都没有,但是他亲眼看见他爸爸做到了3500万销售额,于是对这个又很感兴趣了。出去学习也比较用心吧,回来做天猫店,还是很难做。老莱那一年还是把重心放在阿里批发上,此时对于不守信用的大网店停止供货,增加对一件代发和散货批发的重视程度。年底的时候,没有冲到6000万,只做了3000万,也就是说比上一年度还少了500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大客户减少了好几个。这一年最头痛的是他库存压了10万件大衣。都是因为他想冒进造成的恶果。还好,总体计算下来,他是赚钱的,只不过赚了一堆库存。他这两年从周转的现金中慢慢扣一点出来,换了一大半债务了。剩下的缺口只能放在库存里,以及加工厂赊账一部分。

经历了2014年的教训,老莱约小苏出去喝茶,好好聊了一年来的得失。他认为小苏说的对,他不该那么冒进,不想再到年底又压那么多货了。他说他把2015年的目标还是定在3000万这个档次了。

2015年老莱一年只给小苏打了2次电话。以往每次遇到问题时,老莱就喜欢找他聊聊,而2015年聊得比较少了。小苏估计老莱2015年的目标应该是没问题。同时,老莱的儿子全面接班了。老莱说自己年龄大了,准备回家抱孙子了。小苏估计他的债务应该差不多还完了,因为老莱最近连朋友圈也很少发了,以往老莱总爱转发一些鸡汤段子勉励自己。

小苏常常感慨,英雄都是被逼出来的,老莱真不容易啊,莫言老骥伏枥,英雄事出有急!成功真的不易,靠勇气、靠拼搏、靠试错、靠坚持。

每当有人在小苏面前抱怨现在网商难做的时候,小苏总要对人说:“你看看老莱,他就是榜样!”

而那个小苏,就是本文的作者。

年年难过年年过,老莱的精神也时刻鼓励着我,埋头苦干。心里念着:待到出头日,天下谁人不识君!

祝福老莱!

Thank you for reading. Your comment, upvote, and resteem are my biggest motivation to post :-)

谢谢您花时间看这篇帖子。您的点赞评论和转发是我持续发帖的动力 :-)

Please follow me. https://steemit.com/@peter-xu

请关注我:https://steemit.com/@peter-xu

Sort:  

Hi! I am a robot. I just upvoted you! I found similar content that readers might be interested in:
https://club.1688.com/threadview/47725822.html

这篇文章当年被各大自媒体广泛转载。许多人都喜欢看电商故事类的文章。这个阿里巴巴社区的作者转载的时候已经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