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岁“裹足”——学写诗 [贺庆媛老师作品]

in #cn7 years ago (edited)

出于对古文化的仰慕,我报了老年大学的诗词班。一去才知道,一个学期就开两三堂课。老师也是业余爱好者,尽管有的老师写的作品很出色,但课堂上却讲不出个子丑壬卯来。

danxiashan (2).jpg

所以期末“采风”后的限时作业,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就有点“六十岁裹足”------勉为其难了。好得要求不高,还能变通,不合平仄韵律的一律算是“古风”。知道这回事后,我这个“新生”就心里有底了。写就写!

danxiashan (1).jpg

第一首,我试写了认为简单点的,其实也是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感慨:

游丹霞山有感

家住丹霞数十年,闲谈常怨草不生。
今朝启动旅游节,不慕桃源不羡仙。

选材说明:“采风”地点就是我的家乡------湖南安仁县渡口乡的丹霞山。这里作为不可多得的丹霞地貌,已被打造成上级别的旅游景点。今年的全省春季旅游节就在这开幕。曾经的不毛之地,“鸟不拉屎的地方”,已旧貌新颜:政府投资一点二亿包装了其中一个村子,村中所有房屋弄成“徽式民居”模样,白墙黑瓦,飞檐画栋。好不羡煞邻村人!

本想写七律,但平仄难合,算“古风”吧。就像医生看病,看不出名堂就用免疫系统问题这个口袋兜着。

danxiashan (4).jpg

第二首

鹧鸪天 丹霞人家

结伴云游兴致佳,寻幽览胜至丹霞。
连绵峦岭天公画,稠柳环湖掩数家。

临玉榭,立山洼。流觞曲水一溪花。
晨风飒飒蝉鸣树,暮赏牛犊伴野鸭。

选材说明:我们去了政府极力打造的一个水库区,这里虽然离我家只有五里地,不曾来过,这次一看也是十分惊喜:一眼望去,红红紫紫的石壁山宛如蒸锅里没摆开的红苕,挤在了一块。沿着栈道来到山脚却有一波光粼粼的水库。库中立一轩亭,中间由曲曲折折的精美的汉白玉回廊连接。四周丹霞壁立,只有西边有一缺口,游人可以从这里望出去,寻找“山穷石尽”处。

第一次填词,似乎课堂上学的都不管用。我用笨办法:先按自己的思路把句子排出来,然后把“鹧鸪天”词牌格式抄出来,对着平仄一个个扣,不合韵的换词。最后一联我本来是要写:“丹霞村里长留客,醉倚东篱乐扣琴”,但平仄差一个字,没办法只好忍痛割爱。亲自体验了一把,才真真切切感受到束缚手脚的枷锁终究是会被淘汰的!

danxiashan (5).jpg

第三首

过石脚垅

犹记儿时石脚垅,目及四野稻浪重。
树荫荷塘鱼呷水,蓝天磨洗雁阵宏。
今日探胜石脚村,高楼栉比稻田中。
户门紧锁阶漫草,蛛网高悬傲苍穹。
农时已过芒种日,田土半数草葱茏。
四处寻人问陌路,村府偶现牌友踪。
攀谈屋主皆何在,为谋生计下广东。
家居媳妇本相守,奈何异地伴书童。
可怜高楼空自立,可叹世人赶时风。

选材说明:行进中,我们路过石脚村。这个村子我很熟悉,小时候上学每天路过,现在的状况就很有代表性了。成了我们乡村的缩影!尽管领队一再提示作业要写正能量,可我看到这一幕时,心中只有挥之不去的忧思!忧思!忧思!
这首也算“古风”吧,用不着去抠平仄了,自由真好!

说明:本文作者:贺庆媛老师,为 @tumutanzi 的中学语文老师。

作者其它文章作品


此账号由 @tumutanzi 管理,替一些不能方便使用Steemit的朋友发布他们创作的作品,所得点赞收入将归属原作者。谢谢大家支持。

The account @tumuta is managed by @tumutanzi, aiming to publish works of his friends who cannot easily access and use steemit.com. The payout of each post generated by steemians will be paid to the corresponding original authors.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dear steemians.

Sort:  

Very interesting great greetings from venezuela here I will leave a link for those who can help me thanks! https://steemit.com/help/@gr3g0r/hi-i-m-from-venezuela

贺老师写的诗好,赞一个

家居媳妇本相守,奈何异地伴书童。真实写照

老师气质超好呀~能写诗能剪纸~

Upvoted & RESTEEMED! :)

Вери куль пост, итс амазинг пхотос энд найс кампазишн😆

给老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