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不会用电脑的网民

in #cn6 years ago (edited)

中国的互联网是割裂的。黄铮把网民分为“五环内人群”和“五环外人群”,如果感性一点,还可以粗略的分为“经历过pc互联网的网民”和“没有经历过pc互联网的网民”,通俗地讲就是会不会用电脑。

从1994年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算起,中国互联网走过了快速发展的20多年。期间,伴随着互联网的主要载体从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手机,“触网”的门槛越来越低,普及的人群越来越广。

然而,对于很多家庭而言,他们虽经历过PC时代,却没有过PC的经历。  那时的电脑是一个躺在学校实验室里需要专门看护的精密仪器,即使有幸接触电脑,对于一个需要坐下来,小心翼翼移动着一个叫“鼠标”的东西来操作显示屏的变化,这样一个“颇有仪式感”的机器也不免会感到无所适从。

他们并不需要电脑,生活中没有电脑并不会有丝毫影响,生活中有电视、冰箱、洗衣机就够了。他们大概是拼多多的用户。

手机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网络的开始。到了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让手机app傻瓜化,小米让手机卖得更便宜,OV把手机送到农村妇女手中,同时微信给了他们一个使用手机的理由。然而,从近两年快手、拼多多、趣头条的火爆足以看出,他们中绝大多数的精神层次、消费能力和认知能力远远跟不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截止目前,中国网民数量7.72亿,互联网普及率55.8%,同期发达国家互联网普及率90%,意味着中国可能还有再造一个互联网的潜力。人口红利在过去20年支撑着中概股的市值,何况又有中国防火墙这一天然护城河。

然而,按照王兴所说本科生占全国人民的比例只有4%计算,中国仅有3千万的网民有本科学历。绝大数的网民属于不会用电脑的网民,所以全世界也只有中国能孕育出拼多多这样的公司,否则也不必讲一个“Costco+Disney”的故事来帮助华尔街了解这家公司。

如果喜欢,欢迎点赞和关注! Like it, Follow me! @wuer

Sort:  

现在,手中的手机里只要有app在运行就是“网民”。

那基本可以说有手机就是“网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