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真能装逼!——论跑步发朋友圈的正确姿势

in #cn6 years ago

0304.jpg

一年前,由于“突发奇想”的开始了跑步,这一跑就上瘾了,欲罢不能。

打开我的咕咚AAP,从2017年1月5日到今天为止,已经跑步217次,跑量1286公里,消耗卡路里98666.7大卡(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参加的线上线下比赛也没去统计,只知道,我一直在按着自己的节奏在跑,仍然一次未伤、健康地在跑(这很重要哦!)。
03045.jpg
有人说,看你朋友圈总是在发一些跑步的信息,感觉很励志,给你点个赞;

有人嘴上不说,心里却在暗骂:傻逼!不就是跑个步吗?跑步能当饭吃吗?

也有人在看了我发的跑步朋友圈后,也想跑上一跑。于是,第二天,兴致勃勃跑上个3-5公里,拍几个跑步的美照,发到朋友圈高兴了好一阵。

只不过,过了几天,朋友圈就只会发一些美丽的太阳以及远处的山峰了,从此以后,再也不谈跑步的事了。

当然,说这话的时候,我并不是有丝毫瞧不上那些没有跑步的人、那些不懂跑步的人,只是当我回顾那些过去的跑步经历时,那些清晰的画面,就像调皮的小兔,不自然地就跳了出来。

更多那些跑步达人,我自然是没法就去说的,只是心中多一份敬意,却也不勉强。

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一样,心中的追求也不一样,自己觉得恰到好处,或者是使使劲去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样就挺好。

当我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是刚刚完成我2018年的第一次半马,然后,还是禁不住发了朋友圈,晒了晒自己的“战果”。

其实,我心里是明白的,我已经过了那段需要发朋友圈来证明自己的经历。

于是,我就在想,我这是在装逼吗?

——如果是,我得到了什么好处?

——如果不是,那我为什么又要去发这条朋友圈?

无论是你点赞也好,不点赞也好,似乎也不能影响我明天是否要不要去跑步,对吧?

无论是你无视我的存在,或是认为我虚荣也罢,我跑我的步,我感觉快乐,感觉充实就好,对吧?

翻开我的微信朋友圈,正是那一次次在朋友圈里给自己说过的话,让自己挺过了一次次的动摇与胆怯,让自己有了坚持与努力的动力,让自己有了达到目标的快乐与充实。
03042.jpg
03041.jpg
稍微想了一下之后,脑中却是愈发倔强地显现出了一个念头:我为什么就不能装逼呢?这个逼字不好吗?

如果不是逼自己,我不会卸下肚子上那十几公斤肉,从此,再也容不下那用手随便一抓,就是一把的“五花肉”。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

请想象一下去肉铺买三公斤的肉,拎在手上走回家的情景,大概就能真实地感受到那份重量吧。

如果不是逼自己,那NBA巨星科比.布莱恩特的那句:“你见过洛杉矶凌晨四点的太阳吗?”也就是说说而已。

为了不影响白天的工作,你不得不早早起床,计划自己的时间,然后,跑上一跑,完成自己心中的目标。这种每天收获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就像一个胜利打靶归来的小战士,激情满满开启一天的新工作。

如果不是逼自己,也许很多对自己说过的话,说过也仅仅是说过了,一时你并不会失去什么,但,当时间累积到一定程度,对自己的懊悔与无奈将是对自己最无声的惩罚。

装逼,有时候装着装着也就真的牛逼了。

张辉在《公开承诺》这篇文章里记述了一个有关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的事:

老罗是一个爱面子的人,这样的人创业有一个好处,就是一定要把自己公开吹过的牛实现。所以,只吹牛不好,但是如果能先吹牛,然后拼命去实现吹过的牛,就是极佳的创业品质。

当然,对于那种纯粹是为了装逼,或者说假借别人的东西来装逼的,我是厌恶的!这种装逼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自己的实际行动,没有有意义的付出,到头来,就是为了哗众取宠,刷刷存在感。

所以,当装逼以一种郑重的方式公开承诺时,并且当承诺了以后,就默默去行动,去实现它,这样的人,终有一天会很牛逼。

开始跑步之后,我反复阅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那一句:“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时常在我觉得心情沉重的时候,闪现在我的脑海里。

其实,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又何尝不是呢?......

所以,当有人再跟我说:“这小子真能装逼!”的时候,我会感到警醒与释然。

因为区别装逼与牛逼的一个标准就是:

你做到了吗?

.03043.jpg

Sort:  

跑自己的步,让别人去说吧,坚持下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