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草书、长信宫灯、孙子兵法等国宝

in #cn6 years ago

李白草书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为李白自书其四言诗,共25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既概括了王屋山高耸峻拔之势和源远流长之水,亦通过赞颂司马承祯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其的仰慕之情。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法度不拘一格,一如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全贴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引首为乾隆题“青莲逸翰”四个大字,帖前隔水上有徽宗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此外,有元代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等题跋和观款。

“长信”宫灯 西汉

1968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高48厘米,形状为跪地执灯的年轻宫女,通体鎏金。灯盘可转动,灯盘的屏板可推动开合,以调节灯光亮度和照射方向。宫女身体中空,烟灰经右臂进入体内,从而保持室内清洁。全灯分为头、身、右臂、灯座、灯盘、灯罩等部分,可以任意拆卸。灯上刻有“长信尚浴”、“阳信家”等铭文9处共65字。

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 战国

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案面已朽,仅存案座,边长47.5厘米。底部是两雄两雌跪卧的梅花鹿,四龙四凤组成案身。四龙独首双尾,上吻托住斗拱,双尾向两侧盘环反勾住头上双角。四凤双翅聚于中央连成半球形,凤头从龙尾纠结处引颈而出。集铸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复杂精巧,无以复加。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 (西汉)

1972年2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简牍,一些失传已久的古书得以重见天日。其中包括大量战国时期孙膑所著的兵法著作,包括《禽庞涓》、《见威王》、《威王问》和《陈忌问垒》等十六篇,专家们认为这就是《汉书·艺文志》记载的《齐孙子》,因此定名为《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是史书记载其名但内容久已失传的古籍,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竹简不但解决了历史上关于孙武和孙膑是否为同一人的千古悬案,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理论著作。

大理国鎏金镶银珠金翅鸟

这只金翅鸟通体鎏金,呈昂首展翅欲飞状,头部有美丽的羽冠,尾羽上镶嵌水晶珠,立于莲座上。

金翅鸟梵名迦楼罗,汉译为大鹏金翅鸟,为佛教护法神中的天龙八部之一。大理旧为泽国,洱海水经常泛滥,淹没家畜和农田,佛便指派金翅鸟取龙为食,制龙镇水。原大理三塔其千寻塔顶部铸有四只巨大金翅鸟,就是用来镇水的。所以这一地区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 此鸟先将头、翼、身、尾等锥出,经细部镌刻,再焊接为整体,清晰的羽纹,缀以水晶珠饰。细腻的工艺和绝妙的造型使这件作品精美绝伦,亦代表了大理国金银器工艺的高超水平。

铜奔马 东汉

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组腾空、一足超越飞鸟的刹那瞬间。让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疾速向前的动势。其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上,精确地掌握了力学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铜奔马是按照良马式的标准去塑造的,集西域马和蒙古马种的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表现出河西走马秉赋的对侧步特征。构思巧妙,艺术造型精炼,铸铜工艺卓越。铜奔马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被确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

Sort:  

Hi! I am a robot. I just upvoted you! I found similar content that readers might be interested in: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