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一场日本财团的惊天阴谋

in #cn5 years ago

引 言

日本,是一个非常两面的民族,“菊”与“刀”两种性格彻底交融:祥和而好战,傲慢又尚礼,呆板而善变,驯服而倔强……

尤其是经历了“二战”和“广场协定”这两次巨大打击以后,日本改变了策略,以“低欲望社会”做掩护,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很多人都认为日本是美国的忠实追随者,却不知道日本一直在卧薪尝胆、悄悄磨刀,对美国虎视眈眈……

当然,日本也从未放弃过称霸世界的梦想,现在已经准备第三次谋取世界霸权!日本的战略越来越暴露,秘密武器也已经图穷匕首见,我们必须有所认知和警惕!

1:日本是怎么强大的?

我们都知道,日本强大的起点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人看到西方的强大之后主动学习西方,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日本明治维新的初期是学西方,中后期学的却是中国的春秋国学,叫王政复古。

日本的强大,其实来源于中国天下一家的大同思想。

因为日本一直都是东方文明的继承者,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毕竟有着本质的不同,东方文明是发源于农耕,讲究的和自然的统一,崇尚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而西方文明发源于海上,一直处于流动状态,讲究即时性和征服性。

日本人还是在骨子里崇尚秩序和稳定的,这就决定了日本走上了一条模仿西方却又保留东方特性的道路。

来做一个对比:

1:商权

日本企业海外投资战略的最大特点,是普遍以“商权”为中心,而其他国家的海外战略,则大多以“股权”为中心。

美国是“股权”模式的教父,中国的海外并购战略思维也在不断学习这种模式。他看重的是绝对的股权,因此更习惯于从财务报表的盈利项来决定是否要收购某家公司,这种模式使得中国公司在进军海外时容易急功近利,而缺乏精密布局。

所谓“商权”模式,就是看中所投资猎物在其产业链中所起到的核心地位,然后以合资的方式先参与进去,再通过稀释股份的方式,慢慢蚕食整个产业链,这就是日本企业的并购方式。

“股权”模式是谋求短期利益,讲究快、狠、准;“商权”模式是谋求长期利益,讲究细水长流。

美国人认为控制一家企业就是要控股,但是日本人不这么想。他们通过商社控制资源的上游和市场。

打个比方,2003年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00万美元,而到了2006年,这个数字已经飙升了10倍。松下用这笔钱不断稀释中方合作方的股份,把他们原本的合资工厂变成了独资。对于中方合作伙伴来说,或许获得了不少现金收益,但多年打造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就拱手送给了松下公司。

日本通过股权的方式,以极低的股权进入一个国家的产业市场,并鼓励当地推动“国产”产业,其通过极低的股权敞口,进入市场,并将自己的技术、产业、金融、贸易快速输入,使其成为一个国家产业背后的真正的掌控者。

再比如沙特从一个只会出口石油资源的国家,一跃成为拥有顶尖石化技术的国家,成为第一大石化产业国。包括业界在内的很多人都没弄明白该国的相关的产业配套设施,像石化技术、石化产业、石化发电厂、海水淡化设备等是谁提供的?答案是以三井、三菱为首的综合商社才是该国石化产业的掌控者,即商权掌握者。

商权的思想,追本溯源,其实是中国古代商业文明的精华。中国古代一直是比较忌讳“商业”二字的,中国人讲究“大象无形”的境界,宁可把“商业”的核心思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里,就好比把一滴水放到大海里,看似不存在却又永远都存在。

深受中国古代文明洗礼的日本人,利用他们对“商业”思想的独特理解,不断构建和细化社会中各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长期的市场渠道、长期的供应链、长期的融资渠道等等。在这种商业氛围中,稳定性是第一位,占有率是第二位,利润率是第三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细水长流。

而西方商业文明的“股权”思想,往往更有利于暴富裕阶层对劳动阶层的财富掠夺,因为西方社会的变化太快,财富的流动性太强,他们总有及时行乐的味道。

2:商社

看懂了“商权”,我们再来看一下“商社”。

商权的核心目的就是让大家能够真正的“共生共荣”,所以在日本“共生共荣”是普遍的价值观。

日本财团就利用这个逻辑,在社会上建立庞大的生产体系,分工合作,避免竞争,力求共赢。日本财团以制造企业为武器,在统一整合下掌控全球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商业布局,不断的建立庞大的生产体系,分工合作,避免竞争,力求共赢。所以日本公司很少会单兵作战,抗风险的能力非常强大。从产业布局来看,日本公司喜欢充分发挥聚集效应,比如松下的60多家在华工厂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日本财团通常是以横向联合的方式组成,其中由三个核心部分:主办银行,综合商社,大型制造企业。以三井财团为例,樱花银行是其主办银行,三井物产是综合商社,而像索尼、东芝、松下电器、丰田汽车等等制造业,不过是财团推到消费者面前的品牌表演者而已。

现在主导日本经济的力量是著名的六大财团,即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劝银。这六大财团的前身是日本著名的四大财阀——安田、三井、住友、三菱。二战之后,这些财阀表面上分崩离析,实际上解散之后的各个企业之间以“经理会”的形式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各大成员企业间形成松散的联合体。

日本的商社表面上是竞争关系,实际上不断联手合作。比如三井做大宗贸易的时候,三菱商事、丸红商事这几家商社看似是竞争的,但实际上每个月负责人都要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市场的变化。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竞争都有各自划分的客户群和地区,所以在竞争的过程中有时候有冲突,但是他们会进行协调。

如果在利润分配上有冲突就坐下来交涉,大家坐下来划分一下市场。比如NEC去占领中国市场,东芝就跑到越南去发展。开始可能到一个市场打,打到一定时候企业之间就会进行协调,这个协调并不一定商社出面,大企业之间也会坐下来协调。

以钢铁行业为例,日本钢铁企业30多年来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参股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铁矿,控制了钢铁产业的上游资源,从而挟制了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钢铁企业的发展。

再比如索尼跟三井的共同投资变得越发密切,这个密切不是美国式控股关系,而是相互持股,或者共同投资。就好像亲家一样,两个儿女如果结婚了,两个亲家是不是就是一家人了?实际上就是这种关系。不光是一对儿女,我有十个儿子,他有十个女儿,不止一对在结亲,这个亲家就更紧密了。

3:日本型“社会主义”

这些企业之间通过交叉持股、互派懂事交织成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他们的理想就是网罗住所有他们涉及行业的各个环节,当然,除了资本的关系之外,长久的合作使得他们好像一家人一样,当所有人都在批评日本商业文化重视人际关系而漠视规则的时候,很少有人意识到正是长久稳定的协作关系,已经悄悄构筑了庞大的海外商业帝国。

日本财团可称之为一夫二妻制,一个综合商社带着两个财团在运作,开始在竞争,慢慢进行了融合。财团是一个大家庭:父亲是主办银行,母亲是综合商社,子女是产业,母亲孕育出产业以后再继续培育,提供服务提供财团,长大后还给对象,就是金融服务。

商社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整合产业链,现在中国经济生产已经越来越零碎,而日本的商社就把这些产业组织起来,通过贸易投资,把这些企业关联起来,很容易进行大规模生产。本来这个企业和那个企业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因为商社在里面投了10%,实际上通过商社就发生关系了。

而且他们的投资不是单线的,有时候这儿投了一部分,那儿又投了一部分,他们之间又有投资关系,这样成了网络。别看只投了10%,但是能够帮你把这个网织起来,而且有了网就有信息源,能够把这些信息揉到一起,从中发现商业机会。

二战之后日本的财阀都被拆开了,实际上还是在彼此联系。解散的只不过是当时家族的人,家族的人是资本方,不是实际经营者,经营者是经理人,经理人没解散,平常还有来往,最后又形成了财团,也正是这些经理人在操纵这些企业。

日本的财团目前已经形成了产业组装网、利益共同体,是共生关系。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财团越来越国际化,现在很多的日本人已不知道有财团的存在,越来越隐形,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讲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日本遵循的是将金融投入到生产领域,通过生产的扩张,到全球市场扩大,占领市场,获取利润的模式。而美国更倾向于把金融作为牟利的手段,通过各种衍生工具牟利。

日本这种模式就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性,比如日本的大型公司里继承性很强,基本上是师傅教徒弟,一点一点带出来的。这样人心就不会那么浮躁,人人都焦虑不堪的社会,是很难出好产品的。

中国儒家文化就是在不断的将各种秩序,日本人学到其中的精髓,把国家看成大企业,如果一个企业做大了也成了一个国家。

如今,整个日本实际上就是一家公司,他们在后台上进行了关联,这就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是综合化了的市场经济综合体。

所以日本表面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实际在按照大公社的方式在打造国家,日本课本上称自己为:日本型“社会主义”。

现在中国企业如果想并购海外公司,很多都必须依靠美国的投行来完成,而这必然面临很大的风险,因为我们的定价、财务制度都会在美国投行面前展露无遗。而日本公司进行海外并购的时候,几乎很少用美国的投行,他们完全是依靠综合商社来完成并购。

日本模式的强大力量,我们或许能从日本的模式中得到一个启示,中国是否该有一种自己的模式,而不同于美国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强大的财力支撑,有信息通畅的商社作为先锋,有优秀的制造企业攻城略地。合纵连横交相渗透,纵横捭阖层层占据,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会让那些美国经济传教士们感到一丝寒意呢?

如果按照美国的经济制度设计的话,金融和商业各自为政,甚至互相争斗。商业想办法怎么获取商业利润,压迫产业利润,这不是一种共生的体制。理想的模式应该是,商业扶植产业做大,再从产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也获得利益。

4:日本真的很穷吗?

由于日本财团更讲究渗透性,所以他们更喜欢躲起来当隐形巨头,日本有很多隐形巨头,比如基恩士就是其中一个。

基恩士在工厂自动化领域享誉全球,尤其是在传感器领域是全球当之无愧的霸主,其产品70%具有世界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带来高附加值。

如今它在全球超过 45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 200多个办事处,全球的员工人数超过5000人。从世界500强制造企业到小微企业,很多都是使用它的解决方案。

基恩士曾被《商业周刊》誉为全球1000家最有价值公司之一,连续七年入选福布斯杂志的《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排行榜》。

这个公司的创始人滝崎武光本人非常低调,在中国赚那么多钱,却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这就是真正的隐形巨头。

所以,我们现在都在唱衰日本,日本人也跟着哭穷,但其实他们内心很明白自己并不穷,他们只不过是打消别人的敌意。日本已经非常乐意接受人们大肆谈论他们的不景气,这何尝不是一种卧薪尝胆?带有非常隐秘的战略目的。

当很多国家还是热衷于用经济数据如GDP、进出口贸易额等来表现本国的经济实力时,日本已经开始学会了掩盖自己真正的经济影响力。

如果一个人整天耀武扬威的,肯定招人恨,日本人真是把中国外圆内方的思想精髓学到了骨子里。

所以,日本这个国家真的不可小视!

二:日本的野心!

1:比特币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经济体量直逼美国,到了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

日本资本疯狂扩张的脚步,令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

枪打出头鸟,面对日本经济的强势崛起,美国彻底坐不住了,逼迫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这是日本经济的转折点,随后日本陷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停滞,即“失落十年”。

二战时期,日本曾试图用军事征服世界,但以彻底失败而告终。这一次日本企图用经济方式征服全球,再次失败。这一次也让日本彻底清醒了,它明白了一个道理:明着争夺世界霸主这条道路是行不通的!

于是,日本开始韬光养晦,但它还是没有放弃那个“梦想”。

2008年,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全球经济都受到了影响,这一次大危机让日本人看到了新的机会。

一切经济危机的本质,都是来源于货币发行机构的信用危机。2009年,日本人“中本聪”提出了一种去中心化的货币——比特币。

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其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比特币通过“挖矿”来生成新的比特币,所谓“挖矿”实质上是用计算机程序来保证比特币网络分布式记账系统的一致性。

比特币可以用来兑现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毫无疑问,这是对美元这个传统世界通用货币形成巨大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由于它储存在全球很多台电脑里,任何强大的力量都无法把它从地球上抹去。

那么,全球哪个国家最推崇虚拟货币呢?毫无疑问,当然是日本!

1998年9月,日本三井财团旗下研究员曾出版了《对美宣战:说不的日本经济,从美国金融奴隶的身份中解放出来》一书,该书以日本经济战略为题,矛头直指美国霸权。

比特币作为一种互联网时代的稀缺资源,被日本奉为未来价值的储藏手段,和黄金美元/石油相比,它不受到任何时间、空间的限制,它拥有黄金稀缺性,又比黄金容易分割,有利于转账交易;同时也不像美金那样被印发。因此更加划时代感,被日本当作一种战略资源!

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也是第一个为数字货币交易所提供法律保障的国家。2017年,日本政府修订了《资金结算法》,承认比特币是一种合法的支付方式,并为交易所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则。随后,日本政府正式终止了在交易所购买比特币所需支付的8%的消费税。

与此同时,区块链战略部这一神秘的组织也悄然而生,它结合了日本第二大金融体瑞穗集团和众多FinTech公司,成为了日本区块链研究的核心机构。

这可是世界第一个国字头的区块链,KYC(Know Your Customer) 。这个高度化确认机制是由日本三大银行(瑞穗、三菱、三井住友)和德勤在FinTech实验中心共同合作完成的,占领了代表了全球区块链的制高点。

如今,日元已经成为比特币定价的主要法币,日元/比特币的交易量占到了比特币全球交易量的65%,是第二名美元的近3倍。日本已经在全球比特币市场中拔得头筹,地位难以撼动。

日本拥有全球零售交易量最大的外汇交易商GMO click(这个公司也获得了虚拟货币牌照),其每月外汇交易量高达1万亿美元。

日本金融服务管理局正在开发一种由区块链推动的平台,将使日本客户能够在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即时共享个人信息。

Bitflyer是日本最大的虚拟货币交易所,目前活跃人数超过80万人,24小时交易量将近40万个比特币。

德意志银行金融师报告指出,比特币近年来的疯狂涨势主要是日本人在推动,比特币的幕后推手实际是日本人,他们热衷于用虚拟货币推翻美元霸权。

2:日本的虚拟支付

日本民间对虚拟货币的热衷程度也很高,中国推崇的是移动支付,日本推崇的是虚拟货币,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已经进入“无现金”时代的时候,日本好像无动于衷,因为它选择了另外一种新金融路径。

在日本许多商场里,都可以刷比特币来支付,商场内到处都是提示“可用比特币支付”的标语,就像中国的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一样常见,和我们的扫码支付不同的是,日本扫码之前画面上会显示比特币和日元的实时汇率,便于商家和顾客进行确认。虽然多了个核对汇率的过程,但在实际体验中,比特币扫码支付给人的感受也是“秒过”。

即使走在东京街头,也时常可以看到刷满了日本最大交易平台bitFlyer广告的车辆从身边开过。

当中国进入移动支付时代的时候,日本也悄悄进入了虚拟支付时代。

当然,日本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移动支付,日本计划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来临之际,将无现金结算比例提高至40%,不过这一举措是为了更进一步推行虚拟货币支付扫清障碍。

中国有大妈,日本也有这样一群家庭主妇,被称为“渡边太太”(“渡边”是日本常见姓氏),她们投资嗅觉非常敏锐,看到机会就会迅速下手。

因为日本长期实行低利率或零利率政策,渡边太太们需要通过各种投资为家庭增加收入来源。今天的日本,渡边太太已经取代银行家,成为了数字资产的交易市场的主力。她们使用家庭基金投资比特币,实现资金的增值。

在日本政府和日本民众的配合下,日本商家也大力推广比特币支付。比如Bic Camera是一家综合型家电卖场,相当于中国的苏宁。为了鼓励顾客使用比特币支付,Bic Camera还提供了额外的5%的折扣。值得一提的是,比如外国游客只要出示护照就可以享受8%消费税的减免。

日本的娱乐界也在积极配合国家大战略,非常支持虚拟货币,日本有一个名叫“虚拟货币少女”的组合,还进行过公演。

该组合成员分别以:BTC(比特币)、ETH(以太币)、ADA(艾达币)等 8 种虚拟加密货币的名称命名。这个神奇组合的成员表示,自己会通过娱乐的方式宣传数字货币的知识,它当然也接受数字货币购买演唱会门票以及相关周边。

日本房地产开始接受比特币,比如东京的房地产公司Yitanzi以547个比特币的售价出售一幢商业楼,换算成美元,这幢大楼售价约为600万美元,也就是近5000万人民币。

日本知名互联网企业 GMO还做出决定:集团子公司员工的工资以比特币的形式发放。GMO还为愿意尝试的员工提供10%的奖金,这可以弥补比特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损失。GMO表示,希望通过实际使用数字货币来提高对它的认知能力。

3:日本财团的野心

日本财团的产商融体制,本身就是区块链的哲学思想,本国内各大财团和互联网公司等都在介入区块链行业,他们纷纷在交易所、投资银行、跨境支付等领域布局区块链技术。抢占全球区块链高度。

日本区块链协会(JBA),该组织成立于2014年,目前会员数达到100多家,包括三井住友银行等很多财团都是其会员。

日本虚拟货币商会建立于2008年12月,目前共有70多家,会员如下:

日本还有区块链联盟,迅速超过100个成员机构,成员包括微软日本、普华永道、三井住友保险(Mitsui Sumotomo)、Bitbank、ConsenSys等。

日本各大财团在区块链的方向各不相同,基本上都是纵深发展,比如三井住友选定了跨境的议题,研究如何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复杂的跨境交易问题上,并于2018年3月底完成了整个区块链跨境交易实验。

三菱UFJ金融集团则曾与日本日立集团联合开发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的基础设施来发行、转移和收集电子支票。

SBI作为知名的日本财团,是亚洲最大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资产管理机构之一。自2016年,SBI便开始规划“SBI加密数位货币生态系”。

日本互联网巨头GMO网络公司宣布计划研发自己的挖矿芯片,芯片将会采用7纳米(nm)节点,主打降低能耗的作用。GMO旗下还拥有加密货币交易所——GMO Coin。

2017年4月,日本瑞穗金融集团与IBM日本宣布将共同打造贸易融资区块链平台。

这些财团的协作性很强,比如在银行清算方面,日本三大行——瑞穗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和三菱UFJ金融集团的合作,富士通将现场试验一种基于云的区块链平台,用于在个体之间发送资金,并开发一款智能手机APP来提高这个系统的可用性。

再比如横滨银行、瑞穗金融集团、瑞纳银行等机构都正在联合测试基于数字货币的国际资金转账系统,这个测试一旦完成,就会实现独立转账,再也不需要以美元为中介。

现在日本现在不仅是在交易方面遥遥领先,还已经构建起了与虚拟货币的应用场景,例如,房地产登记、身份认证登记、银行间清算、保险、供应链以及消费支付。

种种迹象表面:日本正在企图用“区块链”技术完成它对中美的弯道超越。

这些年,日本为了麻痹世界对他的警惕,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反省”之作:《日本沉没》、《日本即将崩溃》《日本的危机》、《日本的挑战》、《日本的劣势》等等。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日本也曾偷偷制定的《再兴战略》和《未来投资战略》,这叫瞒天过海。

如今,全球经济形势越来越微妙,各国的债务危机和泡沫资产依然越来越大,但是各国还是在用传统的货币手段呵护着泡沫的长大,全球经济随时面临崩溃。一旦这次大危机爆发,信用和货币就会剥离,这时必然有一种更具公信力的货币承载人们的信用,到时谁会站在新世界的舞台中央?

我们很有必要知道的是:《日本再兴战略2016年》中,2次提到区块链技术;而《未来投资战略2017年》中,提到了区块链技术25次!

我们今天必须将日本的野心彻底呈现!

如果我们依然沉浸在“日本没落”、“日本衰退”的幻觉中,那么,只会令我们无法看清楚真正的日本。一定要警醒啊!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开始警惕!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动荡的世界;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

Sort:  

Source
Plagiarism is the copying & pasting of others work without giving credit to the original author or artist. Plagiarized posts are considered spam.

Spam is discouraged by the community, and may result in action from the cheetah bot.

More information and tips on sharing content.

If you believe this comment is in error, please contact us in #disputes on Discord

Thank you so much for sharing this amazing post with us!

Have you heard about Partiko? It’s a really convenient mobile app for Steem! With Partiko, you can easily see what’s going on in the Steem community, make posts and comments (no beneficiary cut forever!), and always stayed connected with your followers via push notification!

Partiko also rewards you with Partiko Points (3000 Partiko Point bonus when you first use it!), and Partiko Points can be converted into Steem tokens. You can earn Partiko Points easily by making posts and comments using Partiko.

We also noticed that your Steem Power is low. We will be very happy to delegate 15 Steem Power to you once you have made a post using Partiko! With more Steem Power, you can make more posts and comments, and earn more rewards!

If that all sounds interesting, you can:

Thank you so much for reading this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