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約或許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in #cn6 years ago

比特幣被成為區塊鏈1.0,比特幣開創了去中心化密碼貨幣的先河,9年多的時間充分檢驗了區塊鏈技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因為有了比特幣的大火才會帶來全世界對區塊鏈的關註。然而比特幣卻只有非常簡單的功能——轉賬。以太坊的創始人V神在寫有關比特幣的文章時就想能不能通過區塊鏈搭建一個圖靈完備的智能平臺。於是以太坊就出來了,以太坊被稱為區塊鏈2.0,以太坊將智能合約引入平臺,它支持開發者在該平臺創建和發布任意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那麽什麽是智能合約呢?智能合約真的有那麽智能嗎?

首先我們來解釋下什麽是智能合約,百度百科定義:智能合約是一種旨在以信息化方式傳播、驗證或執行合同的計算機協議。智能合約允許在沒有第三方的情況下進行可信交易,這些交易可追蹤且不可逆轉。智能合約就是一個協議,百度百科上的定義,可能很難理解,老友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相信接觸幣圈半年以上的用戶都知道眾籌(ICO)吧,大部分ICO都是基於以太坊的智能合約進行的,如果你沒有參與過ICO,你可能不懂。老友來解釋下ICO的過程,首先項目方先制作一份白皮書,然後在以太坊上開始自己的項目(代幣),前面兩個順序老友應該是這樣的吧。然後開始公開眾籌,會有一個眾籌地址,通過智能合約設定,比如該項目代幣總量設定多少,按照什麽樣的比例發放給投資者,以及什麽時候釋放,這些參數都設定好了,我們決定相信項目方,開始往項目方的以太坊地址轉入定量的以太坊(比如1:50000的比例),等到了程序設定的發放時間,程序會自動按照合約發放代幣到你的以太坊錢包中。

以上為自己參與眾籌的過程,智能合約在裏面的作用很重要,通過協議的設定當系統達到某種參數之後自動的執行。看起來非常的高大上吧,甚至有人預言,智能合約將取代很多人工行為,然而事實是這樣的嗎?比如我支付報酬給一個互聯網開發公司,要求幫我建一個企業管理系統,引入智能合約之後,當改企業成功建成之後將自動支付報酬,這樣是不是就減少了很多中間機構,看起來非常的簡單。但是,智能合約並不能檢測到檢測的這個東西是不是企業管理系統。

目前很多行業由於技術的快速發展,可能一兩年就會遇到技術更新的情況,我們來看看最近幾年的社會發展,幾乎技術更新時時刻刻在進行,智能合約是一個圖靈完備的系統,具有不可篡改,不可逆等特性,當遇到行業技術大更新的時候,修改之前的智能合約協議將變的非常困難。

老友認為,智能合約並不是單純的由系統來運作,而是在人工的參與下更有效率的完成某個項目。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滴滴打車系統如果通過區塊鏈怎麽做,首先平臺上會有兩種代幣,一種是價值穩定用來支付司機費用的代幣,一種是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代幣。如果中間出了問題,比如前段時間空姐遇難的情況,如果僅僅只有司機和乘客在系統中,那麽誰來負責呢?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中間引入一個仲裁員身份的節點。

當前的智能合約模型還僅僅知識停留在服務探索階段,很多必須人工線下參與的地方智能合約就顯得不是那麽智能了,因為它無法判斷線下參與人員的狀態。還是老友之前那句話,在設置智能合約時,還是要用活人對付活人的方式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