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恳地道歉

in #cn6 years ago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辈子会犯很多的错误,犯错很难受,但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有时候一个人犯错是伤害了别人,有时候是做错了选择,还有的时候仅仅是读错了字。犯了错想要获得原谅,那就得道歉,但是道歉并不一定能获得原谅和理解,尤其是对于不诚恳的道歉。

所谓诚恳,是一种态度,就是明确地承认自己错了,而且知道错在哪里了。这种态度是在道歉里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为核心的东西。并不是说犯了错然后道歉就一定是诚恳的,当然比起来那些犯了错还不自知的人强一些。道歉也有不诚恳的,比如说迫于压力怕被别人骂然后道歉,或者是把原因归到别处逃避责任的道歉,终归这种道歉不是自己认识到自己错了而是为了挽回什么被逼着道歉,这就很难做到诚恳。

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道歉意味着放下自己的姿态,去承认自己做的不够好,这一点已经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了。如果再加上分析自己错误的真正原因,那就是更加令人痛苦的一件事情。所以说,诚恳地道歉是困难的,尤其是对于那些高自尊,身居高位或是有高成就的人。

本文探讨如何诚恳地道歉,当然也得谈及不诚恳的道歉,比如最近的一个例子,P大的校长演讲的时候讲错了字,然后道歉了。很多人说,校长读错了字,在校庆丢人,但是能放下姿态道歉难能可贵。在中国,一个正部级的校长犯了错道歉的确少见。但是仔细看看他的道歉信,很难说是诚恳。

当事人犯的错其实很简单,就是读错了字,而且这个字并不生僻。不过,校庆是极为重要的场合,在如此重要的场合读错不生僻的字,很难相信演讲稿是校长亲笔所写,即使是别人拟好的,演讲者也应该提前做功课,不认识的字要标出。在演讲中,校长很明显地在这两个字之前停顿了一下,很大可能不是因为之前一直读错而不自知,而是不熟悉。在如此重要的场合都读错了字,不是文化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再来看看这封道歉信,校长承认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并且把这种文化水平上的缺失归因于时代的局限。通篇道歉,都将自己的错误归结于文化水平的不足,而不是准备不足态度不够,颇有大事化小转移重点的意思。同时还顺便推销了一下自己的书,真是一举两得。如果说校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只是没有认识到错在哪里,那还可以理解,但是后面校长说自己重要的讲话都是自己写的,这就像是在掩饰和撒谎了。当然最后校长说了,“焦虑和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这句读起来非常有道理实则逻辑上经不起推敲的话是想告诉大家,这件事就此为止吧,都道歉了诸位还想怎样。

当然整篇文笔流畅,语气谦卑,通读下来有一种顺畅感。道歉声明的时机,也算是顺应大众的情绪,也难怪一些人认为校长的道歉很诚恳。但是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很难说这个道歉是真诚的,反而有种洗脱责任之感。为什么不诚恳,第一,没有认识到错误的根本,第二,试图在逃避责任。当然还顺带夹带了一些自己的私货,带着官僚狡猾的气息。

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大错,但是犯了错想堵住别人的嘴就不好了,试图撒谎掩盖就更难获得原谅了。所以,诚恳地道歉,应当建立在对自己的错误的彻底认识的基础上,容得下别人的不原谅,但是得毫无保留地面对和剖析自己。不管是简短地说一声抱歉,还是长篇大论写篇文章道歉,最诚恳的方式是说实话。用谎言掩饰错误,文过饰非,反而越抹越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