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位网红在成都做街头采访。他找了三个街头助手帮忙,不确定是不是提前安排好的。其中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特别卖力,另外两个则没有存在感,没做什么事。结束后,网红给了他们600元报酬,每人分到200元。虽然那个积极的小伙工作态度认真、主动,还带点“社牛”,但拿到的钱和其他人一样。
评论区很多人称赞这个小伙,觉得他应该多拿一些。视频里,网红问他平时做什么,年轻人说自己是送外卖的,白天跑外卖,早晚就到街头做“拉新”——也就是帮短视频平台拉新用户,或者召回老用户重新登录。
网红问他拉新的收入怎么样,年轻人说拉一个人有6块钱收益。这个数字听起来实在不高。就算拉到100个人,也就600块。可现在大多数人早就注册过主流短视频平台,或者已经在用了,真正的新用户或者愿意回归的老用户其实很少。更何况,去说服一个本来不想用这类平台的人来注册,成本高、难度大,6块的回报确实显得有点少。
换个角度想,一个真实的平台用户,哪怕只是看视频、点广告,也在为平台贡献时间和流量价值;如果还开通支付、打赏甚至借贷功能,那他能创造的收入更是源源不断。相对投入的6元,平台肯定是稳赚不赔,甚至是大赚特赚。
当然,普通用户也能在短视频平台创作、直播甚至创业赚钱,但说实话,能靠这个赚到生活费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可能连电费都挣不回来。很多人一开始抱着赚钱的念头进场,最后却发现自己只是消费者和借贷者——这太常见了。
而且,平台显然更愿意扶持那些自带流量的大主播。一个万人直播间和一个只有十个人的直播间,平台当然会选择前者,因为流量就是收入来源,不管是打赏、带货还是广告。二八效应在视频平台太正常,甚至是一九效应。
今天早上还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大意是:短视频表面是个游乐场,内核却是个钓鱼场——你不是在钓鱼,就是在被钓。很显然,以大多数人的实力、意志力和赚钱能力,往往成为“被钓”的那一方。但如果一个人本身不在乎花掉的时间或金钱,甚至觉得短视频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那也就无所谓了,她也是在享受另一种钓鱼。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
好真实,往往成为被钓的一方😭
对 所以我还是卸载了好
有时候一不小心会点到让贷款干嘛的页面,直接退出了,担心不小心点错了·
嗯嗯 视频平台太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