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抖音上关注了几位备受关注的海外华人社会事件受害者家属,比如旅美女学者章莹颖的父亲章荣高,还有被害日本留学生江歌的母亲江秋莲。偶尔我会看看他们的视频或直播,有时也会买些日常用品,略表支持。另外,我也关注了泰国孕妇坠崖案的幸存者王暖暖。
有人质疑他们是在网上“卖惨”谋利,但我并不这么认为。他们不是卖惨,他们是真惨。看看王暖暖,虽然活了下来,可是经历长达五年的手术和康复,身体里打进了多少钢板和钢钉。他们选择在网上发声,不仅是抒发内心的痛苦,更是为了警示更多人: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哪怕对方是亲密爱人、同学或闺蜜。我们不必把她人都想得太坏,但老话说得好——“防人之心不可无”。
昨天看了一个视频,忘了是谁发的。没看完,但大致内容了解了下。讲的是一位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父亲是企业家,家境优越,为人低调,却交上了不好的朋友。他本来已经和那几个人断绝了来往,可对方以“孩子百日宴”为借口邀请他——实际上孩子还没出生。结果,他心软单独赴约,就被绑架了。
那个所谓的朋友打电话向他父亲勒索几百万,后来虽然先行支付了几十万,可人还是被撕票了。他父亲再有钱,也换不回独生子,整个人想必已经崩溃。他最近两年都在加拿大奔走,为孩子打官司,希望讨回公道。虽然法律判决会给他一些安慰,但枫叶国没有capital punishment,孩子也永远回不来,成为毕生的遗憾。
所以说,出门在外,尤其是在国外,并不是非要把别人想得有多坏,处处提防。但有些无谓的社交,真的不必勉强参与。出门在外,当然更要提防陌生人,这不是信任问题。人脉不是越多越好,很多所谓的人脉其实毫无用处。从概率上讲,不出门肯定比出门风险低,这不是要封闭自己,而是说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接触,确实能降低意外的发生。
这些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的受害者或其家人,选择在视频网站开设账号,不管对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年轻人,都是一种警示。无论如何,小心驶得万年船。善良也要有锋芒。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可能不对,多多指教。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
你说的是对的我觉得
+1
减少不必要的一些接触,真的可以降低一些安全隐患
出门在外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