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谈人生



YBPl9LvTSx8Qm7cb_IMG_0684.webp

一早起来就看到朋友说打游戏的喜好,可以投射到人生的行为逻辑。你在游戏中喜欢做什么,讨厌做什么,是跟你现实生活中的得失喜厌保持高度一致的。在开放世界的游戏中,你爱好发生的倾向转变,都是现实生活的投射。
我便开玩笑地说了一句,那还是得少打游戏,不然好的坏的象都应了,生活就变得平平无期了。抽奖中奖带来的开心,打不过怪的愤怒折磨,被意外带来的惊讶,种种情感都是现实生活中会发生的感受。而我们获得了这种体验,便把生活中很多可能会发生的体验使用掉了。
这便引申到了我们活在世界上的意义。如果人生有一个主线和定数,那它的标准是什么呢?是在我们的身上或身边,发生某种既定的事实现象,还是说现象不重要,重点是这份现象带给我的心理感受?哪一个才是最关键的?
有些宗教和世界观是以体验派为主,我们之所以投身于此,是因为我们希望获得这样的感受,所谓的因果轮回报应,也不过是种种还有执念的感受罢了,当一切于我们都不在内心中起任何波澜,那就是我们或成仙,或为佛,或其它种种离开这个世界的结果发生之时,我们或归于短暂的平静,或去其它世界寻找新的快乐,就像在这里一样,不特别,也不平淡。
另外一种观念,既是肉身或者因果的牵绊,外界的定象必然会发生,我们只要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把这个象用同类象的方式置换,或放大,或缩小,以达到个人层面的趋吉避凶,而同时维持这世界本身秩序的平衡。
或许与心理二者之间并无本质区别,但肉体上需要承受的能量,无法回避,只是在更大的范围上转移给了他人或事物来承受这份能量罢了。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不建议给别人改命算命的原因了。
第三种观点更有趣了,那便是,我们同时在命,心理,肉体上存在着定数,我们感受相关的定数可以替换,但肉体要承受的定数不可被改变,就像生命的定数不可撼动。

总而言之,引用刚刚看到朋友在某宗教里看到的话和我的回话:
—— Together wea re beautiful,I miss you.
—— 我们只是短暂的在这一生分开

寒露的第二天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

Sort:  

这个水果长得有点像小葫芦,挺好看的噢😄
我感觉我在看哲学,看完还觉得很感动,Thanks♪(・ω・)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