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一期 | 那些轻松挣钱的人

in #incerto5 years ago

investifydribbble10.png

今年以来,我的写作主要集中在投资和交易领域。原本惨淡的阅读量再次缩水。因而,我觉得以下的文章应该被再次阅读。

作为一个离开学校不久,涉足社会未深的人,我很容易看到,个人成长分为知识性成长和资本性成长。

知识性成长可以理解为在某项技能上精益求精,也可以是持续跨界学习。“新颖”是“有趣”的一对近义词,余生漫漫,我们总有时间学点新东西。

资本性成长就是通过资本持续获利,这说的不是把钱存在银行生利息,这是一个有关风险的讨论。荷枪实弹会让人心悸肉疼,是学习计划没有按期完成时所无法体会的。

通过资本获得高速成长的人看起来似乎很轻松,然而,事情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书单一期」就是要介绍一下那些轻松挣钱的人,以及他们的资本性成长故事。偏重名家传记。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

芒格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小时候在巴菲特祖父的杂货店打过工。上过加州理工大学,从哈佛法学院荣誉毕业,做过几年律师,后来专注投资。他和巴菲特一起打造出世界上最伟大的复利成长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公司在 50 多年的时间里,以年复合利率 20% 增长近 3 万倍,前所未有。巴菲特说,芒格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家伙。

《穷查理宝典》记录芒格的日常生活,智慧箴言和私人书单,也有晚辈对他的评价。最精华的部分是三篇演讲,后被整理成册,著为“人类误判心理学”,它指出人类的 25 种心理倾向,是真正有用的心理学。

芒格门徒李录先生曾写过一篇关于他的文章,标题《只凭智慧取成功》,疯传一时。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爱德华·索普

索普在幼时就展现了极高的数学天赋,他是能够心算三位数乘法的天才少年。成年后,出身学院派,靠算牌通吃 21 点,在被赌场禁止参与该游戏后。他又发动信息论创世人香农,俩人合作搞出世界上第一套可穿戴计算机,在赌场中预测轮赌盘。电影《决胜 21 点》正是以索普为原型。

接着,他从拉斯维加斯转战另一个赌场华尔街,靠自己摸索出衍生品定价的方法,成立当代第一个量化对冲基金,并再次战胜华尔街。

索普说,“都说市场不可战胜,到底能不能,得试了才知道!”从这里,我们看到知识在行动派身上产生的巨大财富效应。

他在全世界最大的两个赌场全身而退满载而回,不是知识和行动所能完全解释的。

《金融炼金术》乔治·索罗斯

索罗斯出生于匈牙利,犹太血统,二战时移居英国,期间师从伟大的哲学家波普尔。再后来,他迁居美国,他曾说,自己的目标是在华尔街赚到足够多的钱来支持他成为作家和哲学家。

索罗斯最为人所乐道的是, 1993 年,他利用欧洲各国在统一汇率机制上的失误,发动抛售英镑的投机风潮,迫使英国中央银行认赔出场。

炼金术是索罗斯的投资笔记,他提出反身性(reflexivity)概念,认为参与者的认知缺陷与生俱来,有缺陷的认知与事件的实际过程之间存在一种双向的联系,这导致两者之间缺乏对应。这一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引用。

《投机生涯》维克多·尼德尔霍夫

尼德尔霍夫曾经是全球头号对冲基金经理。

他在纽约布鲁克林街头长大,“Brooklyn”在美国文化中是“街头智慧”——洞察现实,如鱼得水。布鲁克林长大的人从不天真,总有办法。

尼德尔霍夫年轻时打德州扑克,一路赢钱,以为自己是天才,直到被人一把清光。

他受过最好的学术训练,毕业于哈佛大学,主修经济学和统计学,然后在芝加哥大学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专攻金融市场的无效场景,发表论文《做市与股市反转》,奠定其作为统计套利之父的地位。

1996 年,他被评为全球头号对冲基金经理,人生巅峰。然而,在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到来时,他一下子就垮台了,从此再没有东山再起。

《股票作手回忆录》杰西·利佛摩尔

利佛摩尔出生在美国马萨诸赛州,16 岁初涉股市并取得成功,以做空出名,有“华尔街大空头”之称。在他最强势的时候,整个华尔街都要求他停止做空,以免毁掉股市,他就真的住手了。

利佛摩尔懂得交易成功的关键取决于理性能否控制住冲动。他知道自己也会出错,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最好下次用同样的错误来挣别人的钱。

然而,结局是吊诡的,也是悲摧的,利佛摩尔一生三次破产,前两次东山再起,重新发家,最后一次以自杀终局。

以上五本书可以当作大家传记来阅读,增长见识,大有裨益。

普通人参与投资的最好入门书籍是《不落俗套的成功:个人投资的根本之道》和《生命周期投资法》,前者的作者是大卫·斯文森(David Swenson),耶鲁校产基金掌门人。后者由伊恩·艾瑞斯(Ian Ayres)和巴里(Bary Nalebuff)合著,俩人皆系耶鲁名匠。

另外,塔勒布的《随机漫步的傻瓜》和《黑天鹅》必读,以增加自己对无情市场起码的敬畏之心。

INCERTO TIME

上学的时候,老师常常给我们出示这样一组公式

1*(1+0.01)^365=37.78

1*(1-0.01)^365=0.02

说的是,以 1% 的速度持续进步一年和退步一年的差异,结果是 1889 倍。旁边的人点头称是,我问他,“难道你考 100 分的时候,我还能考 0.05 分?”

我现在发现,在资产上可以做到这样的差异效果,贝所斯的个人财富甚至是我的 1 亿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