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厉害,他赚的多

in #invest6 years ago (edited)

最近在看方三文的《您厉害,您赚得多》,确实是本好书。
在目前区块链市场热度过高的情况下,看看这种累积了多年投资经验的力作,有助于把思路放得长远一点,冷静下来,“佛系”投资。毕竟我们打算在这个市场待上10年,穿越牛熊,享受区块链市场增长的整体红利啊~

看的页数还不是很多,但已经常被某些观点打动。比如下面这句话:

你认为投资机会很少,那么你可能会赚得很多;你认为投资机会很多,那么你可能会赚得很少,甚至亏掉自己的本金。

又比如下面关于“好的资本市场”的论述:

一个好的资本市场一定是供需平衡的,而中国的资本市场一直都是供需失衡,股票少、钱多,导致股价高,没有淘汰机制,估值工具失灵。
那么什么样的资本市场才是好的市场,我觉得符合下面特征的市场就是好的市场:
(1)交易所和券商求着公司上市,公司并不在意。为了拓展上市公司资源,交易所需要到拉丁美洲和非洲去开展业务。
(2)经常有公司退市——主动或者被动。
(3)经常有准备上市的公司主动放弃上市,或者发行失败,原因是认购不足。
(4)上市首日,“破发”的概率接近或者超过50%。
(5)经常出现市盈率接近1倍或者现金余额超过市值的上市公司。
(6)上市公司经常回购自己的股票。

方三文也认为,未来一个公司要上市,不一定非要在A股,美国,应该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用户也想去哪里投资就去哪里投资。这才是好的资本市场。看到这里,不禁想起了现在的各大区块链交易所,上述有些条件已经满足了(而有些还远远未满足)。当然现在还处于非常早期,有很多泡沫和骗局。假以时日,随着去中心化交易所越来越多。这些条件有可能会慢慢满足。而且,我认为,把规则写到区块链上去监督,去治理,可比写在法律文件里让人放心多了。

我对区块链,或者加密货币市场是长期乐观的。关于比特币,随处能听到“泡沫”和“骗局”的声音。甚至很多只听说过比特币,连智能合约都没听过的人都在那里附和。正是他们的存在,我更觉得目前还处于整个市场的早期。目前它处于类似90年代互联网泡沫的时期。它会破灭一阵,它会螺旋式上升回来,但它不是骗局。

最早我对比特币的理解是,它用来是对标黄金,是信心货币。而信心货币是个自我实现的过程(自我实现不了就成为“庞氏骗局”了)。计算机挖矿并不比当年的淘金热消耗更大的资源。但是随着认知的发展,我意识到,区块链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态金融系统。区块链是自带应用的技术,ICO一下子把融资的特权从华尔街的抢走/下放,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或个人发行自己的币,或者我更愿意叫做token。

为了让大家直观的感受某个币背后的价值,我们来举一个很容易计算的例子。比如最近暴涨的BNB(币安币)。币安是目前最先进,流量最大的币币交易所(之一)。交易所的利润当然极高,好几个月前就是每月6亿人民币,现在就更不用说了。而且随着市场的开拓,交易人数和交易币种(可以想象成股票)都会增加,可以预期交易额不断增长,增长空间也很大;另外还有很多功能,比如融资融券还没有开展。币安的团队无论技术还是理念方面都比较先进,也在布局去中心化交易所,根据这些基本面,我认为币安就像白酒界的茅台,很看好BNB。

那么BNB能够带来什么好处呢?BNB可以用来减免50%的交易费用,考虑到巨大的交易量,这是很大的利益激励;同时每个季度币安会用20%的利润进行回购BNB,并进行销毁(直到触发某个条件);另外BNB可以用来在币安进行项目众筹和投票免费上币。由于上币就像股票上市一样,能够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那么BNB的投票价值也很高。最后BNB也在扩展用途,比如给一些直播打赏;公司内部员工也会分发BNB作为激励。

那么BNB的市值是多少呢?在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BNB的市值才25亿人民币,如果按照年利润算,即使完全不算增长,市盈率是 25 / (6 * 12),才1都不到。这相当于你买套房,不到一年租金就能挣回来;开个奶茶店,不到一年就能回本。我知道BNB并不等于股票,它没有公司的投票权,不能完全这么算。但既然通过BNB能够分享币安的利润增长,我认为BNB绝对低估。

果然资本迅速涌向了低估的洼地,目前BNB已经涨了4倍。

除了BNB这个例子,很多发行区块链token的初创企业(主要是欧美),已经开始做很多可见的实事,比如基于区块链的抵押借贷,医疗,信用等。也有很多基础设施,比如去中心化的论坛(无法删帖),去中心化的V。P。N(略)。当然,就像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一样,这里面的企业,大多数都是会死的。(如果你还记得pet.com,甚至,如果你还记得雅虎)。但互联网市场后来开启了第二春。

通过上面这些个例子,我尝试阐述,目前区块链市场上的很多token,已经具有了价值基础(不管是否高估)。

再说说个人发行token的事情,我一开始听到个人能够发行token的想法时觉得很可笑,毕竟现在有太多泡沫和圈钱的骗局。但是个人可以拍电影,发布视频在很多年前也是很难想象的,那个时候电视台牢牢控制在公权力的手中。那个时候,一个主播能够通过直播挣钱也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一个名人发行了自己的token,而这个token能够激励更好的服务,那为何不可?

当然,金融系统是需要监管的。这种监管一方面会来自法律,一方面来自写在区块链上的约定,还有一方面会来自整个市场/社区的自适应调整。现在是发行token的机构和公司太少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一切都会好起来。

区块链和互联网某种程度有一点相似,都是屌丝逆袭的世界。区块链的世界讨厌法币,也被法币排斥,所以大多数新发行的币种,在交易所交易大多用BTC(比特币)结算(也有些用ETH结算)。(ICO(融资/众筹)目前大多用ETH(以太坊))。

那么随着区块链市场上的初创企业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比特币来进行做市和结算。这就像石油都必须用美元结算一样,比特币就是目前区块链上的硬通货。光这一点,已经使比特币背靠整个区块链融资的初创企业的生态圈,是个很大的价值支撑。

至于挖矿消耗的电力和计算资源,这点完全不用可惜。“算力”本就是这个世纪最重要的力量之一。随着区块链的发展,算力,公司(币的发行方),用户形成制衡的三角。公司提供服务,用户通过交易为服务进行定价,“算力”会自行寻找出路寻找最优路径。这一刻,亚当斯密灵魂附体。

不知美国人是不是看到了这一点,他们试探性的把比特币放到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这能帮助他们控制(部分)定价权。而中国政府拱手把整个时代推向外部,日本获得比特币故乡的称号(中本聪?),并借此提振一部分GDP。加拿大和冰岛等由于天寒,迅速抢夺中国外溢的挖矿企业。

比特币这种自我实现的过程,我想甚至中本聪都没预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