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堂坠入地狱: “硅谷天堂”模式神话如何破灭

in #money6 years ago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亦暴露出了并购后遗症,频频在市场上进行并购的华测检测便是其中一例。 

 ,参与此次定增的投资者持股成本为9.92元。但事与愿违,新三板对挂牌私募机构态度突然转向,同时A股市场的表现也未尽如人意,使得硅谷天堂的表现并不如预期。硅谷天堂的业绩在第二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2016年8月硅谷天堂公布了半年报,其当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下降78%;净利润5316万元,同比下降92%。2016年全年,硅谷天堂净利润为3.36亿元,也出现了同比高达56%的下滑。这直接导致硅谷天堂的市值大幅缩水,目前硅谷天堂的股价仅有1.22元,投资者损失惨重。硅谷天堂方面对此回应称,对投资者的亏损表示同情,但对于部分投资者提出原价回购股份的要求,公司表示“于法无据”。另外,硅谷天堂认为,目前其持有的很多项目价值被低估,因此暂缓了减持速度,未来希望在高位减持,创造更理想的收益。“昨日之星”的陨落作为一家2000年成立的投资机构,硅谷天堂本是一级市场最早一批本土股权投资机构,发迹早期一直是以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创业投资、PIPE业务为主。而并购从几年前开始变是硅谷天堂最重视的业务。在2010年中,疯狂的PE热让硅谷天堂意识到风险已悄然而至,转型迫在眉睫。当时,其初步判断原有业务模式无法为继的一个信号便是IPO市场通道将难以满足PE/VC所投资的大量项目退出需求时,硅谷天堂果断将重心放在了并购业务上。“当时我们就算了一笔账,市场上成千上万个PE机构,每年新增加的投资项目也成千上万,主流的退出方式仍然是A股的IPO退出,要在未来几年承载这么多的退出压力是不现实的。”硅谷天堂总裁鲍钺曾对记者称,以前从事的业务基本上都难以逃脱靠天吃饭的命运,转型则是为了主动迎合市场的变化,跳出靠天吃饭的束缚。当时,硅谷天堂转型并购的决心非常坚决,并购业务被明确是所有业务的重中之重。而正是凭借着后来其操作的如大康牧业、斯太尔等多个知名PE+上市公司案例,其在二级市场的名气变得如雷贯耳,掀起了一股并购浪潮,不断拓展、复制和升级并购,其后三年它已经与数十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并购方面的合作。一时间,硅谷天堂成为市场的标杆。自“上市公司+PE”的模式在2011年出现后,上市公司成立各类投资基金似乎已经成为了“标配”一般,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式发展成为了共同的理由。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至今,公告通过“上市公司+PE”模式设立基金的案例达到数百个,总规模达到数千亿元,上市公司及其利益相关方对并购的心驰神往可见一斑。不过,随着A股市场的变化,曾被看作是上市公司市值提升神器的“并购”也并不再那么神奇,硅谷天堂的遭遇更是折射的是在A股市场资金聚焦白马股后,整个并购基金和上市公司共同面临的困境。在2017年度半年报中,硅谷天堂对业务模式的描述中,并购依旧被用了较大的篇幅加以介绍:“‘产业并购整合’模式:公司与细分行业龙头或大型产业集团合作,助力其通过产业整合并购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做大做强。在合作过程中,为了增进合作的信任度及责任感,公司通过成为合作企业的小股东/战略股东,帮助其进行战略梳理、管理咨询及帮助其寻找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标的,进而帮助合作企业改变价值、提升价值和创造价值,最终完成退出并实现合理收益。”但一个微妙的变化是,自2016年起,硅谷天堂与上市公司新增进行并购合作的数量明显减少,是否策略发生变化尚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原来那种通过PE+上市公司的模式帮助上市公司实现市值快速增长,投资机构获得丰厚回报的路数已经越来越难以持续了。并购“后遗症近期,多家上市公司亦暴露出了并购后遗症,频频在市场上进行并购的华测检测便是其中一例。2017年12月19日,华测检测发布公告称对子公司华测瑞欧失去控制。这家公司系华测检测2011年6月至7月从华测瑞欧原股东陈建等人手中收购了51%股份,陈建在2016年被重新聘请为华测瑞欧CEO,但此后由于和华测检测之间产生间隙,陈建一人独揽华测瑞欧的营业执照、公章、财务章、银行支付工具等,并拒绝向上市公司提供财务数据。并购的最大的难点在于并购后资产的重组、整合及协同效应的发挥。除了对于行业发展、产业趋势等判断出现重大偏差,被并购公司是否能融入到上市公司团队、业务体系中也是较大的变数。北京某上市公司在2015年时花费了很大代价收购了一家环保类公司,但2017年时便又将这家公司拱手转让给他人。“最初收购的时候是资本市场比较差的时候,这家公司对单独IPO没有信心,当时有机会就卖给了我们,但后来资本市场稍微有变化,公司就开始找各种问题不配合了,后来协商后我们也就原价转手了。”该上市公司投行部人士曾对记者称。“我们2016年的时候投资过一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公司是细分行业的龙头,当初投资时也是希望通过‘PE+上市公司’的方式来进行产业整合,实现上市公司的外延式发展,但现在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我们觉得公司很好,但市场就是不认,我们也在积极寻找并购标的装入上市公司,但从其他同类公司操作情况来看,若非是特别优质的公司,二级市场基本上不会认,涨两天也就回来了。”一家并购基金负责人坦言。 

Sort:  

Hi! I am a robot. I just upvoted you! I found similar content that readers might be interested in:
https://www.wxwenku.com/d/10496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