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不是每个人都称得上传奇!

in #reading6 years ago

![img](http://mmbiz.qpic.cn/mmbiz/ibGO9Uu12qqzkB1KGO0yFbDOUUV42Hl0c9uXlxJpRCggZ7bsia1GibcfczUO3BBMjZaefnou9zOFqvqTQyrWDyOI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 当我问到2002年从监狱里出来,75岁高龄为什么还要创业时,他给我的回答是:“**找点事情做总是好的,闲着有什么意思?**”


1927年出生的他,15岁丧父,辍学、烤酒、种地,和母亲撑起了共6个孩子的家庭;青年求学却遭遇战争,扛过枪打过仗;解放后没能逃脱“右派”的命运,辗转多个农场劳改;他用了1年扭转了连年需要财政补贴20万才能运转的糖厂,接下去的15年糖厂利润爆发性增长;他又以17年之功,将濒临倒闭的卷烟厂带到全国第一、世界第五大烟厂的位置,累积创利税达800亿元以上,每年上缴税金占到云南财政收入的60%;72岁的他因为“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通过多次减刑和假释,2002年,75岁的他再次创业种橙,2014年营业额超过了1亿,利润超过50%。


他,就是褚时健,一个传奇的人物!


第一次了解褚时健是几个月前,看了收录在吴晓波《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读后感点这里)](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I1MjI1OA==&mid=218545034&idx=1&sn=5d48c67ac417e3b122e3597eba2951b2&scene=21#wechat_redirect)中的一篇文章:《他们的心里都有一座“哀牢山”》。读完那篇文章,就记住了这个人。12月初,书友会举办了讨论褚时健的活动,活动前的准备功课就是读完《褚时健传》(周桦著)。我没去参加,也没有看那本书,但把它加到了亚马逊心愿单里。前天下午要买书,为了凑单免运费,从心愿单里加了3本,这本传记就是其中之一。


![img](http://mmbiz.qpic.cn/mmbiz/ibGO9Uu12qqwcbrCqj5jVfiav9KyVtg0SkEe38exiamNsdphAGwvnAVpsCO3VaJicoK6W3ZMU6z40u3ZGnm7kjrGB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下午下了订单,晚上睡前看《激荡三十年》时正好读到“1998闯地雷阵”,这一年的企业史人物介绍的正好是褚时健。真巧!《激荡三十年》信息量太大,所以选择每天熄灯后看“1年”,看完也12点多了,该睡了。从“1978年”到“1998年”,断断续续看了3个多星期,中间有几天没看。那天晚上看褚时健的介绍时,竟然失眠了2个多小时。


《激荡三十年》中介绍褚时健的倒数第二段,放上了来自郎咸平的质疑:


> 只有极少数人对“褚时健现象”提出过质疑。以无忌直言而出名的香港教授郎咸平评论说:“红塔集团的褚时健贪污,媒体对他百般同情,凭什么同情他?要不是国家不准民营企业做烟草,能有你褚时健的成就?企业做得好,功劳就是自己的,凭什么?国家不是给你待遇和荣誉了吗?”


![img](http://mmbiz.qpic.cn/mmbiz/ibGO9Uu12qqzkB1KGO0yFbDOUUV42Hl0c1Ijricy39y9FtcvkZicCd9yHP1kZ70ic8k5U8cuzx5W6o2JOtHm2q2R5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看到郎咸平的质疑,我当时内心是挺反感的:真扯蛋!**当时那么多烟草公司,为什么就褚时健领导的地方卷烟厂迅速崛起,呈现出几何增长,把小小的卷烟厂变成了触角伸向轻工业、交通运输业、能源、金融业的大集团?如果当初调到那个卷烟厂当厂长的是郎教授,后果会如何呢?**郎教授虽为经济学“专家”,但太小看生产四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中,“企业家才能”对企业的影响了。**


昨天中午传记到手后,除了吃了个晚饭,一直从中午看到了晚上12点,今早又看了一上午,恋恋不舍地把《褚时健传》看完了。**这本书信息量很大,至少应该读5遍以上,每次都应该隔一段时间再看,88年跌宕起伏的人生积累的经验不是粗略看一遍就能完全体悟到的。**


![img](http://mmbiz.qpic.cn/mmbiz/ibGO9Uu12qqzkB1KGO0yFbDOUUV42Hl0cBhZTqXtH1m7QeFibrrEiaeewzicpSgQxfUxYQu2HaotD5TiaJ9QVqYjaB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看完这本书,很受鼓舞,也很受打击**。这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如果非要总结褚时健跌宕起伏的人生带给读者的启示,我会用2个关键词:**强者特质、匠人精神。**


柏拉图、尼采都主张超人理念(overman),讲《哲学的故事》课的夏老师说,只有强者才会选择唯心主义。褚时健不是唯心主义者,他强调要尊重规律;但他身上处处体现出强者的特质,到处都有超人的影子。**其实无论他在哪个领域,在哪个行业,在哪种企业,哪怕白手起家创业,他最终都会成为一名杰出的企业家。**现在的褚橙不是很好的证明吗?所以,郎教授就是瞎扯蛋。褚时健这样的强者,让我们深受鼓舞,又饱受打击,因为反思自身,我们都弱爆了。


![img](http://mmbiz.qpic.cn/mmbiz/ibGO9Uu12qqzkB1KGO0yFbDOUUV42Hl0cztjWBUzhHicPkFS9JvGLNNjwYOjJ3mqb0jsQiafV7vysOOYKQmPgJRh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下面简单概括一下他的各个阶段,挑一些细节,说明他身上的超人特质和匠人精神,以及为什么会让我们既受鼓舞,又受打击。


**少年**


**虽然无法量化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但我们不可否认这影响不存在。**对褚时健影响最大的是他母亲,也是一位强者。其父常年在外跑运输,所以其母一人打点整个家庭。15岁褚时健丧父,家中6个孩子,作为老大的褚时健辍学回家;1年后,母亲坚持让褚时健接着去上中学,她一人照顾5个孩子,而当时最小的孩子只有2岁。褚时健上学期间,因为当时医疗条件差,5个兄妹夭折了2位,母亲没有告诉褚时健,默默地自己一人忍受这痛苦;而褚时健其实是家中老三,只不过前2个孩子也没活成(他母亲生了8个)。强人母亲深深地影响着褚时健,婚后的褚时健一心都在扑在工作上,很不顾家,可能是因为他认为所有的女人都像母亲一样能把家庭打理得很好吧。不过幸运的是,其妻确实也是一位强者!


**三岁看老,年少的褚时健就展现出很多才能。**游泳是强项,抓鱼他最厉害。上小学时,夏天周末回家,他把书包顶在头上,跳入江中顺着江流一路漂到家门口,不呛一口水,不把书弄一点湿。抓鱼他每次都抓得最多,每次都会分给其他小伙伴。游泳的本领在日后被打成右派下放农场时,救了他的生命;抓鱼的本领则改善了他在农场改造时的生活。


![img](http://mmbiz.qpic.cn/mmbiz/ibGO9Uu12qqzkB1KGO0yFbDOUUV42Hl0c8xtpbdDDNp6QBNGfGlqMchRtASaIJJ3vyeyA0XGo5pb7Ujg7fJzY3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最重要的是他年少时就具备了企业家才能。**15岁丧父后,他辍学回家,要烤酒(酿酒)拿去卖。通宵蒸苞谷(玉米)时,要不断加水,以防锅被蒸干,苞谷被蒸糊,还要不断加柴火。大人都常常睡过头,小小的他计算出一锅水烧干、柴烧尽的时间是2个小时,然后做到了晚上睡觉,每隔2小时准时醒来加水添柴,从未失手过。酿酒过程中,师傅说要把门关上,发酵时怕冷,他立马琢磨出这是温度问题,在每个发酵箱边上放上留有余温的柴火。最后,别人用3斤苞谷酿1斤酒,他只要2.5斤就够了,而且酒的质量比别人好!卖酒的过程中,他不仅卖得好,而且卖得快。李笑来老师说,**当一个人开始琢磨的时候,他就开始独立思考了。**在他那本《把时间当作朋友》[(书摘点这里)](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I1MjI1OA==&mid=400575269&idx=1&sn=ca4d314dcfaad9c33800aa52c77e9c44&scene=21#wechat_redirect)中,他强调过记录时间、记录数据的重要性。**在日后如何压缩企业成本、如何突破技术中,褚时健都是靠他爱记录、爱琢磨的习惯实现的。**


![img](http://mmbiz.qpic.cn/mmbiz/ibGO9Uu12qqzkB1KGO0yFbDOUUV42Hl0cm5uo5zibwiayWgqaxGrpYWTTOduRRyRHRO9zj5TLbA5wNRDROU0Om7Q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青年**


青年时代主要是抗战、结婚,然后被打成右派下放农场。抗战中堂兄的死对他打击最大,也让他明白“**把每一天安排好,就是对人生负责任,想得太多,没有任何意义**”。他的结婚类似于现在的裸婚,而且婚后他对家庭、妻子多有疏忽,要不是他妻子真的特别特别贤惠,估计早就离婚了。其妻马静芬是千金大小姐,不仅贤惠,而且是个女强人。婚后面对丈夫对家庭的各种无意识的疏忽,她一个人支撑起来,丝毫不逊色于褚时健的母亲。褚时健被打成右派下放农场,环境极其恶劣,又吃不饱,其妻依然抱着幼小的女儿跟着一起去农场。有一个细节脑补后心惊胆战:


> 褚时健被派去挖竹笋,好几天不能回。农场处在半山中,周围无任何人家,她住的木屋要靠点马灯取光。一晚,她抬头看见一条蛇盘在屋梁上,吓的她魂飞魄散,**不敢动不敢睡,抱着女儿盯着蛇,失魂到天明。**


**这段时期,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最后巩固了一段爱情。**


**![img](http://mmbiz.qpic.cn/mmbiz/ibGO9Uu12qqzkB1KGO0yFbDOUUV42Hl0clL0pDMLQBRNVSf1PRpsDtIIc6dhVp1BhypsNYmhmslYYiakianmj5bq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中年**


1963年,36岁的褚时健被调到了糖厂当副厂长。这个糖厂连年亏损,每年需要靠财政补助20万才能维持运营,职工全年只发5个月的工资。褚时健到后,一个月找出了亏损的关键,在原材料上大大降低了成本,然后,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一年时间就把糖厂从亏损状态转变为盈利状态,纯利润8万,第二年20万,第三年将近40万,利润爆发性增长。接着,从原材料出发,褚时健指导农民如何种出含糖分更高的甘蔗。此外,褚时健不断改善职工的各种福利,尝试新的管理方式,操作流程流水线化、责任制化。文革期间,厂里各种斗,他选择靠边站,只管生产,不管革命,相对平静地度过了文革。后来,企业兼并,开展副业,开设造纸厂,不断壮大企业。


**降低成本、改造技术、严控原材料,是他提升产品质量,扭转企业亏损的惯用方法,他对产品质量的追求近乎苛刻。改善职工福利、采用新的管理方式、责任制化,是他激发工人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企业兼并、开展副业,是他壮大企业的一个途径。**


而这些方法和手段,在他后来任职卷烟厂、出狱后创业种橙中都一直采用。


![img](http://mmbiz.qpic.cn/mmbiz/ibGO9Uu12qqzkB1KGO0yFbDOUUV42Hl0c2Bscllope6lbInJ3PSo0uus1RD6yehibmrgAjWccwt8XSwDtGqrvkA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中老年**


16年在糖厂做出的出色业绩,让很多人刮目相看。1979年,52岁的褚时健被调往卷烟厂。卷烟厂1978年产量为27.5万箱,利润为9000万,表面上看,这个卷烟厂的底子比当初的糖厂底子要好,但实际困难远远大于糖厂。褚时健形容当时的卷烟厂:员工软、散、懒;车间跑、冒(气)、滴(水)、漏(原材料)。


褚时健展现出了强人强势,主要做法依然是上面糖厂那段黑体文字所概括的,只是具体的做法不同。在卷烟厂的这17年,褚时健的企业家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把一个地方卷烟厂带到全国第一、世界第五大烟厂的位置,累积创利税达800亿元以上,每年上缴税金占到云南财政收入的60%,并把企业的触角伸向了轻工业、交通运输业、能源、金融业。**


**这17年,是全书浓墨重彩书写的17年,非常精彩。**但由于篇幅关系,这里不展开详述。需要额外提一点的是,烟草虽然是国家垄断,是暴力行业,但褚时健善待职工,善待烟叶种植者,在给国家创造巨额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一方百姓的生活水平。**所以,当褚时健被调查、纪委过来取证时,百姓都说他是个难得的好人,希望不要整他。**褚时健接地气,心系百姓:从小时候把鱼分给小伙伴,解放前夕征粮时将心比心对待旧地主,农场劳改时和其他人共患难,糖厂任职时大幅提高甘蔗种植者的收入,卷烟厂任职时提升一方烟叶种植者的生活品质,再到后来出狱后种橙创业,提升果农待遇......**他确实是带动大家走向共同富裕的典范!**


![img](http://mmbiz.qpic.cn/mmbiz/ibGO9Uu12qqzkB1KGO0yFbDOUUV42Hl0cb9w32jL2PXfe15iaBtIuvDQT26N2e2ePOe2tyfJv2FZ8m2A4IibyU6c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老年**


理论上褚时健应该在1987年退休,而且那个时候,当初小小的卷烟厂经过他的管理,已经如日冲天,产量、利润、上交国库的利税都早已爆炸型增长了七八年。但因为褚时健实在干得实在太好了,**省委无期限延迟他的退休年龄**。


1995年,褚时健的妻子和女儿被关押调查。妻子被调查的原因是,她用烟与河南三门峡烟草公司换了几盆昂贵的五针松放在卷烟厂门口作绿化;女儿被调查是因为涉嫌倒手转卖香烟的批条。**当时法律制度不健全、市场经济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而现在看来,她妻子和女儿的“罪”都不能算是罪。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投机倒把”可是大罪。**《激荡三十年》中有一份材料,记忆犹新:


> 在江浙一带,你如果骑着自行车从这个村到另外一个村,而后座的筐里装了三只以上的鸡鸭,如被发现的话,就算是投机倒把,要被抓去批斗,甚至坐牢。在温州地区,我们还找到了一份这样的材料,一位妇人因为投机倒把而被判处死刑。


**尽管如此,面对计划经济的各种弊病,当时社会上投机倒把还是屡见不鲜的,毕竟买来一转手卖出,就可以捞到一大笔钱,很多人愿意铤而走险。**投机倒把最盛行的应该是广东、浙江、福建、海南这几个贸易发达的省。尤其是海南,由于中央的特殊优惠政策,通过海南倒卖进口汽车,简直能一夜暴富。还是《激荡三十年》里的一份材料:


> “这天早上,一位在机关扫地倒茶的阿婶,扳着手指,给在门口收邮件报纸的阿伯算账,进口一辆12座的日本面包车,只需四五千美元;进口一辆日本超豪华皇冠只需5700美元。以美元和人民币牌价比率1:2.8计算,打了关税,还是有100%,甚至200%的惊人利润。两个人越算越欢喜,因为他们刚刚搞到了一张进口汽车批文。”


妻子、女儿入狱让褚时健很受打击,当然,调查组也慢慢调查到他身上。**女儿后来在看守所里自杀,这一刻是褚时健人生中最脆弱的一刻,****而关在同一看守所的妻子则是在女儿死后2年才知噩耗。**在看守所内,**妻子学了佛学**,熬过了这段苦日子。后来种橙创业时,她患了癌症,74岁的她经历了2次化疗后,**说医生治不好她,她要自己治愈自己**,于是研习气功、书法、佛学、民间偏方、养生,**最后真的就治愈了。**


1996年褚时健正式被调查。关押褚时健的看守所是南京看守所。**一个饱受岁月摧残的土生土长的70多岁云南老人确是受不了南京的鬼天气。**书中记录了一个感人的细节:寒冷的冬天,南京看守所没有任何取暖设备,褚时健一入冬就感冒了,在被看守所问话时,检察院的人看到后,一位女检察官马上出门给他买羽绒服和棉被。


1998年褚时健一案开庭审判,1999年1月9日定刑:无期徒刑。**关于他的罪行,引发了社会上关于“59现象”的讨论:国企领导人临近退休时有想“捞一把”的想法。**这种现象是由于当时国企领导人收入偏低造成的。**有人算了一下,褚时健所领导的卷烟厂给国家创造14万元利税,他自己只拿到1元钱的回报。**他的一案也直接加速了朱镕基总理改革国企领导人的薪资。


**监狱对褚时健还是挺照顾的,毕竟他也是72岁的老人了,而且也真真切切是国家的功臣啊!**监狱让他做了图书馆管理员,探监人员络绎不绝,好多人走时悄悄留点钱给他。后来他因病保外就医,又不断获得减刑,2004年获得假释。有意思的是,他离开监狱时,那些探监人给他留下的钱汇总起来将近100万,而《激荡三十年》中的另一个记载引用的是《中国企业家》记者刘建强记录了一个传闻:“政府给褚时健立了一个账户,里面存了几十万元钱,作为他看病的费用。没过多长时间,账户里的钱变成了几百万,都不知道是谁存进去的。”褚时健判决书上的贪污金额(超过合法收入的部分)是:403万元人名币+62万港币。**这点颇具讽刺!**


**东山再起**


**2002年,75岁的他再次创业种橙。**很多人都劝他过平静的暮年生活,就算要种也种个100亩左右消遣就好了。但倔强的他,一口气承包了900多亩,后来扩大到了2400亩,2015年扩大到7000亩,并且还在不断扩张。


**在农业领域创业是很艰辛的,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大。**橙子从种下去到挂果要四五年时间。而创业之初,他可是保外就医,全身是病,要挂着胰岛素输液瓶去山里查看果苗。休整山地、种苗、施肥、修建、防病、灌溉、培训果农......**这次创业遇到的困难绝对比当初去任职于连年亏损的糖厂、濒临倒闭的卷烟厂所遇到的困难要多得多。**而创业资金,都是向熟人借的,前4年果树还没长成,每年都在大把大把地砸钱。


他管理企业的做法依然和当初在糖厂、卷烟厂的做法一样(见糖厂那段的黑体字)。**虽然农业领域创业难度极大,但他的创新点在于:把工业的做法应用到农业领域。**换句话说,传统农民靠天吃饭,靠经验种植;褚时健搞现代化种植,努力避免看天吃饭的情况(如遇干旱),把经验数据化、细节化。


放一组褚橙的生产总量数据:2006年-2014年,分别为1千吨,1.8千吨,3千吨,4千吨,5.5千吨,8.6千吨,10千吨,12千吨,9千吨。虽然2014年受到干旱的影响和大小年的影响,产量降了3千吨,但销售额仍旧达到了1亿多,纯利润7071万。


![img](http://mmbiz.qpic.cn/mmbiz/ibGO9Uu12qqzkB1KGO0yFbDOUUV42Hl0clQcPMeibFWk3rs68GsHR0mAoVH0ZB6J51JR6DGjevJV9mSdtkhaSLc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褚时健爱看书的习惯也帮助他不少**。开启种植橙子的创业后,他的床头都是果树种植的书。短短几年,他就在很多方面超过了农业技术人员。书中记录了褚时健想解决橙子的口感问题,请了不少专家一起开会,讨论对肥料的结构进行改善,一直讨论到深夜12点,最后他提出是不是磷钾肥太少。最后,加了磷钾肥的比例,果然改善了橙子的口感。


**褚时健对品质的追求近乎苛刻。**在糖厂时,在他的领导下,硬是把下等红糖提升到上等红糖,后来又生产更高级别的白糖,糖厂新开的造纸厂硬是生产出了特种纸;卷烟厂任职时,硬是把下等烟提升到了上等烟;种植橙子时,他依然追求最高品质的橙子,要做到橙子的质量比进口的还要好,而且他真的做到了。


**他这种匠人精神让人敬畏!无论他在哪个领域,在哪个行业,在哪种企业,哪怕白手起家创业,他最终都会成为一名杰出的企业家。**所以,郎教授纯属瞎扯;所以,读完此书,既受鼓舞,又受打击。


2015年,褚时健88岁。这本传记记录了他88年来跌宕起伏的人生,从传记中,我们至少可以从他身上学到这么一点:**树立强人观****(不要玻璃心)****,培养匠人精神,养成多看书的习惯,最后,凡事多琢磨(独立思考)!**


![img](http://mmbiz.qpic.cn/mmbiz/ibGO9Uu12qqzkB1KGO0yFbDOUUV42Hl0cIx99Z6KV0UTJpXewicNoC3KFR8BGI5o8ohJxDNBVmTSnVRTfwgPzpx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