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澳门

in #cn6 years ago

微信图片_20180601102058.jpg

当我从码头坐上了开往深圳的船,澳门离我越来越远,夕阳渐渐把天边的云渲染成金色,海面上波光粼粼。四年间或是模糊或是清晰的记忆在脑海中略过,一切都变得好恍惚,竟然感到有一些不真实。但我终归是离开这里,离开那些人了,离别总是有些伤感。我四年前来到大学的时候,大太阳晒得我睁不开眼,走的时候是同样的天气,一路上同样的景色,我却坐上了反方向离开的巴士,就这么匆匆走了。

我生命的前十八年,一直生活在一个小城市。从小学开始,我感觉我的人生轨迹很确定,就是上小学,然后初中,高中,最终考上大学,然后为了找个工作,可能读个研究生,然后找个工作,像我爸妈那样稳定工作几十年然后退休,然后像我爷爷一样退休后享受自由的生活,以及带孙子。这几乎是社会和家庭为我定下的轨迹,也是为所有孩子定下的轨迹。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或者说这种人生轨迹是一种大概率的事情,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轨迹听上去这么无聊,但是我还是没多想一路走过来了,大学都已经结束了。不过我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回来澳门读书,命运真的很神奇。

大学这四年,作为我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站,已经圆满地过去了。当初我就是想跑得远一点,于是选择了去澳门,这确实是我当时最好的选择了。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选择组成的,有些选择没有办法衡量好坏,因为走了一条路便不知选择另一条之后的结果。所以有人会想:如果当初我选择了另一条路,那么可能如何如何。这是没有必要的,第一,人无法改变过去,第二,我相信没有那么多真正改变命运的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总会倔强地回到它应有的轨迹上。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还是会选择离家远远的地方。

我这一代人,乡土观念没有那么重,不会像父辈或是祖辈那样一辈子都生活在自己的出生的地方。我对于故乡并没有多么地想念,我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也看见了不一样的风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生活过一段时间,这是很宝贵的经历。

当我毕业的时候,我总是有这样的感觉:大学四年好像什么也没干就过了。但是仔细一想,自己又指望大学四年做出什么来呢?这四年的生活很顺利,很有收获,这就已经足够了。四年我已经把自己变成了完全不同的面貌,我觉得这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四年前我是个对于世界一无所知的人,现在起码对于世界和自己的认知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还保持着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对于未来生活的热情,还能再要求什么更多的呢?

我其实一直是一个比较反叛的人,性格中中带着一些执拗。原来的我认为我和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和一切较劲,甚至和我自己较劲。我认为这是我的性格缺陷,甚至我有时候比较绝望,以为自己永远就这样了。但是来到大学以后,我突然认识到,一个人虽然可能有很多先天的东西无法改变,但是人的可塑性同样巨大。有时候这种改变只需要一些契机,我觉得来到澳门是我的契机。

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地方,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因为离家很远,我的家人照顾不到我,让我有机会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一直认为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一个人走向独立的标志。我的父母和其他的家人是很好的人,家庭的氛围也比较自由。从小到大,我的家庭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但是受限于认知和经历的局限,我的家人也带给了我很多有局限的观念。

当我来到一个更为自由的环境,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我开始能够认识到过去自我性格和认知的局限性,并且尽力去改变自己。我的家人已经尽他们的努力给了我最好的支持,但是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我需要独自面对很多的事情,并且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不断“洗脑”和自我塑造。

我个人认为这四年的自我塑造是成功的,这种塑造的结果体现在我和这个世界和自我的和解。当我不再执着于某些不必要的东西,并且更深刻地认识到人性,开始正视自我的时候,我觉得我克服了性格中的某些弱点。我通过一些方法塑造大脑,并且不断反思自己,我觉得我获得了平静的状态和更为充盈的内心。当我回头再去想想自己曾经的状态,我觉得我是有很大的变化的。

在大学的时候我一直生活得很克制,很自律,在澳门这个不夜城里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我从来都是早睡早起,这是我的生活方式。这其实不需要什么意志力,只要发现这种生活方式的好处,是不需要意志力就能坚持的。我在饮食方面也比较健康,很少摄入高油高糖的食物。保持如此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需要什么意志力,只要意识到这种生活方式给我带来的好处和不健康会带给我什么后果,而且我体验过这种后果,所以自然能够做到。我曾经特别佩服那些做一件事情做很久的人,认为他们的意志力很强,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很久,可是后来才发现,凡是能够长久做一件事情的人,都一定是找到了做这件事情的乐趣或是意义,或是已经把这件事情当成了一种本能的习惯,根本就不需要“坚持”。我的字典里甚至都不应该出现“坚持”这个词。

澳门的一个好处就是没有墙,信息是自由的。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能用google意味着我能接触到几乎所有我想要的信息,对我成长的帮助很大。在中国大陆接触了十多年“正统”教育的我,在刚刚来到澳门的时候,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我开始怀疑我过去被灌输的一切,也开始真正自由地接触这个世界。我突然发现自己过去是多么地无知,多么地愚蠢,以及多么地不自由。我开始摒弃过去固守的观点,不断去接受新的观点。在中国,正统的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公民,但是中国需要公民。很多公共事件,让我对于这个社会越来越失望,但是我也看见了,有那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意识到社会的弊病,不妥协地去抗争,这总让我有些欣慰。

当然,澳门的生活也有局限,那就是太过于安逸了。安于一隅,总让我担心我会变得懒惰和短浅。澳门本地的同学们不用担心失业,他们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这个小地方,然而这种生活我不喜欢,至少对于二十多岁的我不喜欢。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在哪里,面对这个时代的变换莫测,年轻的我不敢停下脚步。人年轻时候应该有点危机感,太过安逸的生活总是不利于人成长的。

安逸倒是也有好处,澳门轻松的学习氛围让我不必要花太大的精力就能保持一个还凑合的成绩,而且我也确实学到东西了,考试即使考得不怎么样我也没有那么在乎。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更多的领域,读了挺多书,然后保持写作的习惯,了解音乐,学习英语,健身和打篮球,了解和学习新鲜的事物。在毕业的时候,我反而比刚来的时候更有好奇心,对于生活更有热情,对未来也更期待了。大学的经历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精彩的一面,我想这应该是大学的意义。虽然最后申请学校时候可能因为成绩低被拒了好多,但是还是拿到了不错的录取,也算是比较圆满。

在澳门我也结识了几个不错的朋友,或许是我太幸运,遇见的都是好人。大一时候在书院四楼认识的朋友们在我刚来时候带给我温暖的陪伴,他们都是很可爱的人。在专业里也有几个不错的朋友,有内地的有澳门的,他们都是很真诚的人。我的室友老杨也是非常和善的人,给了我很多的支持和帮助。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真诚,我在很多朋友那里感受到了这种人和人之间的真挚情谊。我对于朋友的要求其实挺严格的,圈子也挺小的,但一些朋友的真诚确实打动了我,让我愿意真心相待,心里没有芥蒂。现在他们离开了,希望他们一切安好。

现在我已经坐在家里了,什么时候再回去就不知道了。人生还有好久的路要走,未来还有好多的离别和相遇。我会很想念澳门,还有那些美好的人们。

四年匆匆而逝,回首时已是关山万千重。再见了,Macau。

微信图片_20180601102130.jpg

Sort:  

Hi! I am a robot. I just upvoted you! I found similar content that readers might be interested in:
http://rcdf8.blo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