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打仗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毛主席说的一针见血(学中国历史 感悟人生)

in #cn5 years ago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至今让人传唱。
三国演义里,刘备每次打仗都离不开诸葛亮的出谋划策,从火烧博望坡,再到赤壁的大火。刘备只要听从诸葛亮的计策就战无不胜。和小说三国演义描述得不同,按照正史记载,诸葛亮并不能呼风唤雨,也不是神机妙算的仙人。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历史真相。诸葛亮自从追随刘备以后,一直是留守后方。也就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掌蜀国军政大权。在诸葛亮北伐之前,他从来没有独立带兵的经验和机会。
综观刘备发动几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攻打益州(四川)带的是庞统,占领汉中是法正随军。而讨伐东吴,则是刘备亲自上阵。那么问题来了,刘备领兵打仗为何从来不带诸葛亮呢?
难道是因为不信任诸葛亮吗?显然不是,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以后,就这么说过:孤之有孔明,犹如鱼之有水也。退一万步将,刘备如果不信任诸葛亮,会临终把自己的儿子和江山托付给他吗?
()
据《三国志》记载:“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此外,另外一段记载是这样的:“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聪明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来了,刘备在得到诸葛亮辅佐以后,主要让诸葛亮管理内政,发展经济,搞后勤。诸葛亮的作用,和曹操麾下的荀彧差不多。荀彧是曹操的文臣之首,主要替曹操看家。荀彧为曹操规划了统一北方的战略,而曹操也从来不带着荀彧出征。
正是由于诸葛亮替刘备看家,刘备才能安心的在外打仗。在乱世之中,打天下的皇帝最担心的就是后院起火。
当然,除此之外,刘备不带诸葛亮出征恐怕还有一个原因。刘备看人很准,他看出来诸葛亮性格谨慎,不适合临阵决计,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参谋,因此,刘备宁愿带庞统、法正,甚至宁愿自己玩,也不带诸葛亮参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关于刘备打仗为何不带诸葛亮,毛主席也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诸葛一生唯谨慎。意思是说诸葛亮不适合带兵打仗,做事太谨慎了,而打仗往往需要出奇制胜。

Sort:  

Source
Plagiarism is the copying & pasting of others work without giving credit to the original author or artist. Plagiarized posts are considered fraud and violat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the original creator.

Fraud is discouraged by the community and may result in the account being Blacklisted.

If you believe this comment is in error, please contact us in #disputes on Disc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