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當人家的金庫



WHYT8QjKChwlYQNI_maximilian-bungart-DTUJilDqUbE-unsplash.webp

Photo by Maximilian Bungart on Unsplash

最近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家人跟我調度現金,金額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我平常就有現金儲備,家人之間也不好拒絕,所以也就沒說甚麼答應了。但心裡還是會有些危機感,畢竟原本是自己的現金儲備,就是要防止臨時需要用錢,如今自己也會有一段時間的風險期。

而且這種事有一就有二,也不是第一次被調度,說實話我不太喜歡這種感覺,彷彿我平常的紀律存錢,就是給家人用來調度資金用,有的人可能會想說,家人之間何必那麼計較呢,但我覺得這算是個人理財的一環。而且家人缺現金的理由,通常都是可預期的情況,只是因為知道我平常有在存錢,就會先入為主的認為我的存款是可調度的,所以做事情的時候,就不會留太多現金,反正我這邊還可以借。

以前的農業社會,如果是兩家親戚住在附近,A家平常就有存糧,B家則是好客,常請朋友吃飯,所以沒甚麼存糧,然後三天兩頭都到A家借糧,雖然也都有還,但總把人家為了萬一而存下的糧食,當作自己的糧倉。

今天萬一B家剛借完糧宴客,結果A家突然有狀況,短期會沒有糧食入庫,兩家都會陷入斷糧的危機。我覺得一時的救急是合情合理的,但習慣性的救急,我覺得就是一種把風險往人家身上攤的不負責行為。

如果知道自己可能會有需求,就該平時預備好,有大金額的需求,也該存好足夠的應急資金再做消費,而不是趕在當下就要享受,跟別人借錢來提早滿足自我。自己也要懂得拒絕這種應急,否則就會被他人認為理所當然成習慣,自己的存款被人家當作預備金。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

Sort:  

只要是有借有還的話,我就還好 😀

家人另說,朋友經常借錢的話,感覺就不太上道。

之前听到一个观点,说借钱就是借运。我感觉在某种程度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借出去的钱对你来说没有任何影响,那么可能也没什么,但是如果那笔钱对你来说很重要,他们万一不能按时归还,对你来说就是一笔损失,随之而来的就是影响心情,影响原本的计划等等。

認同,我就是覺得被影響計畫

借钱时会感到不好意思,想了下如果借,我可能也会找家人,但会写借条,或者wx发文字说明具体时间内归还

你真踏實,我應該學習你的方式

是不是有种失控感?我觉得应该有自己的原则,跟他们讲清楚,不然内耗自己。

講過了,但我與家裡的價值觀是天南地北😂,講到後來就會變成情緒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