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我完成了一场无需远渡重洋的艺术朝圣——在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NGV International),我沉浸在了“法国印象派:来自波士顿美术馆的杰作”特展之中。这批横跨太平洋、从美国波士顿远道而来的艺术珍宝,在墨尔本的空间里,向我娓娓道来了一个关于光、色彩与瞬间的动人故事。
波士顿美术馆拥有世界上最杰出的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收藏之一。这份深厚底蕴,很大程度上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波士顿富有远见的收藏家们对这群“离经叛道”的法国画家的热爱与支持。如今,这些曾经让巴黎沙龙侧目的作品,飘洋过海来到南半球的墨尔本,在NGV精心布置的展厅里焕发出永恒的魅力。漫步其中,仿佛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与大陆的艺术对话。
步入展厅,印象派大师们标志性的明亮色彩和灵动笔触立刻包裹了感官。他们摒弃了传统画室中的深棕色调和历史宏大叙事,转而拥抱户外的阳光、流动的空气和现代生活的点滴。他们的画布上,是稍纵即逝的光影变化,是平凡生活的诗意瞬间。
我就介绍下我最喜爱的一幅作品,印象派油画,由法国画家 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 所创作。画的右下角可以看到他的签名和日期:“Claude Monet 1875”。
这幅画名为 《雪中阿让特伊街道》(La Rue Montorgueil à Argenteuil, effet de neige),也有时被称为《阿让特伊的雪景》或《雪中的街道》。创作于1875年,地点是在巴黎郊外的阿让特伊(Argenteuil),是莫奈当时生活和创作的地方。
它描绘了一条被雪覆盖的小路,行人打着伞在雪中缓缓行走。使用了典型的印象派笔触,捕捉光影变化和自然氛围。天空中的太阳呈暖橘色,与冰冷的雪景形成鲜明对比。房屋、栅栏、人物都被快速的笔触表现出一种“瞬间感”。印象派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捕捉瞬间”(capture the moment)——不再是古典画派那种静态构图和构思,而是直接面对自然、面对生活,以迅速的笔触记录真实视觉体验。
我对这幅画特别喜爱,感觉特平和,安详,仿佛回到童年我自己的故乡,那下雪的时候。。。它让世界静下来,街道、屋顶、人群都包裹在白雪中,就像时间也被轻轻地放慢了。那种远处的房屋和打伞行走的人,是童年记忆里常出现的画面:朦胧的、未被语言描述的感受,像梦一样。那条缓缓延伸的雪路,很像许多小镇、村庄的老街。它勾起的是一种“熟悉的温暖”——不只是地理上的故乡,更是心灵的故乡。
不管你来自哪里,看这幅画的那一刻,你就回到了属于你自己的冬天,那条你走过的雪路,那些你熟悉的街道和安静的下午。
展览中每一幅画背后都藏着旅程的印记。它们平日藏于波士顿美术馆,在美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能够在澳洲看到如此完整、重量级的印象派原作阵容,实属难得。我站在莫奈、雷诺阿原作面前,那种油彩的纹理、细节的真实感,是任何印刷品无法比拟的体验。
作为印象派的命名者,克劳德·莫奈的作品自然是焦点。亲眼见到他笔下那如梦似幻的《睡莲》(作品局部),才能真正体会他用色彩堆叠出的水面光影与空气感。笔触看似随意,却精准地捕捉了自然瞬息万变的情绪。他描绘的鲁昂大教堂系列,则展示了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的无穷变幻,是光线研究的绝唱。
回顾整个展览,我意识到印象派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技法革新,更是他们对「当下之美」的深刻感知。他们描绘的不是完美的构图,而是真实、可感的生活片段——就如我们在日常中忽略的一个日落、一次低头、一次微笑。
或许,这正是我们在快节奏生活中重新需要的: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一种拥抱自然、放慢脚步的勇气。
我居然能在这里看到这些原作,太棒了
@tipu curate
Upvoted 👌 (Mana: 27/67) Liquid rewards.
这些充满乡村气息的画,真让人百看不腻啊
Congratulations @chenlocus! You received a personal badge!
You can view your badges on your board and compare yourself to others in the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