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尝试无氧运动,仅限于俯卧撑、引体向上、双臂屈伸这些训练。要不说是孤陋寡闻,那时候盲目练习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力量和肌肉基础,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是肌肉协调性。
俯卧撑做得多,胸肌、肱三头肌通常比较发达,但实际上在卧推方面的表现未必良好,尤其是哑铃卧推很考验小臂和握力。而只练引体向上更是无法练到整个背部肌肉,还得靠坐姿划船、俯身划船以及各种下拉动作才能全面。
再一个就是不得不提练腿、练核心的重要性,如果只加强上肢肌肉和力量,可能会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既视感。这不只是视觉上的问题,在打篮球等竞技运动上更加暴露短板,核心不稳容易受伤。
前几天我和一位认识多年的好友一起健身,我和他虽然住在同一座城市,但由于职业因素我们健身的时间总是不对应。他一般上午健身,我一般下了班才能健身。那天他可能是上午没空,所以约我晚上健身。
平时我都是独自健身,有个伙伴一起当然是好的。朋友是篮球爱好者,最近半年才加入健身房行列,原因是想提升运动表现力,所以他更倾向于功能性训练。
所谓功能性训练,简单地说就是会运用到全身多关节、以强化核心为基础的动作模式,如果你去过健身房,那应该见过“战绳”,甩战绳就是典型代表。而传统撸铁,可以想象卧推这个动作,是不是只运用到手臂这条链的关节,相对全身来说它是孤立训练。
于是我请朋友带我练了几组功能性训练,都是“地雷杆”训练。杠铃杆的一头固定在地面,然后人站着将运动杆的另一头做不同动作的练习,有推举、转体、划船等多种方式。练完之后,感觉既做了无氧又做了有氧,臀腿也一起练了。
做完几个动作后,真感觉累炸了,这是一种和传统撸铁不一样的累。而且我相信,这种训练很有助于提升运动表现,我打算把训练计划调整一下啦。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
真厉害👍🏻👍🏻👍🏻
初学,还差得远
The place looks so nice I wished I can also experience the s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