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我还在向点点老师分享(吐槽),就说我从小到大都是在“将就”的环境长大,以至于现在我也有点这个毛病,却又从心底里反感,算是个矛盾的事情。
这个问题源自从小的家庭生活环境,我妈在我从小的成长过程中贯穿着“将就”精神。小时候我想要一双直排的轮滑鞋,那时候刚刚流行这东西,渴望了一两年,最后给我买了一双老式的四轮轮滑鞋,只因为便宜几十块钱。
不只是在娱乐方面,哪怕是学校安排的任务也是如此。我记得四五年级时,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要求所有人都穿小白鞋,但是我没有这种鞋子。于是我妈搜出来一双她自己的白色运动鞋,那双鞋已经有些陈旧泛黄,而且我穿着还不太合脚。
她的观点是,反正也就穿这一次,没必要买一双,哪怕校门口的一双小白鞋只需要十块钱。就这样,我穿着一双款式、颜色都很另类的鞋子,混在班级方队里,心里是有些不情愿的。
如今我自己有女儿了,非常希望她不要像我小时候一样,穿什么用什么都将就,可是和我妈生活在一起难免还会上演这样的事情。
比如昨天星期五,西西回家说老师让重新做一个名字卡,这次要用较硬的、有颜色的卡纸。而且名字卡上要注上拼音,目的是为了孩子们更快熟悉拼音。我和点点老师都觉得有些无语,这些教学方面的任务本应在学校完成,现在却什么都往家里安排。
心里那么想,但行动上还是得支持。然而我妈却拿出一张白色硬板纸,一看就是前两天新买的秋衣秋裤用于衣服定型的卡纸,她说这张纸就挺合适的。我和点点老师对视一眼,都说还是买新卡纸吧。
分享这样的经历,并不是想表达什么好坏,只是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不同而已。所以我也绝对不会试图改变老妈的习惯,更不会当着她的面抱怨什么。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
哈哈哈,对视一眼,决定再买,好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