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进入高三后,我感觉工作量越来越大,就拿昨天来说吧,上午一节早自习加四节连堂课,回家吃个午饭,赶紧开电脑给美术生上网课,时长100分钟。上完想说休息一会儿,就收到短信,通知下午第四节课在阶梯教室开考试分析会,晚上还有一节晚自习。
这样算来,我是早7点到晚7点半,有时候遇上周考监考,还得磨到晚上10点下班,和别人的朝九晚五形成鲜明对比。
每天分秒必争,尽量不把工作带回来,可高三考试很频繁,备课的同时还要跟着做题,最后只能带回来加班,工作时间被无限延伸。我们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即使今天给你放假,你也得把明天的课备好才能休息...下了班还要辅导小孩作业,肯定得先把她的事情弄完,不然她要熬到好晚才睡。
就这样,时间滴答滴答过去,很快就9点多了,而我的工作还没开始,只能快速处理半小时,就去洗漱。毕竟隔天要早起,根本不敢晚睡。现在连睡前看手机的时间都没有了,倒头就睡。
每次考试结束,迎来的就是各种分析会:班科联系会、年级分析会,还伴随着行政领导蹲班听课。一开会就公布听课的各种意见,从来都是只批评不褒奖;明明是不同学科的领导,还过来指指点点。考试成绩更是被全面剖析,从特优生每科的成绩弱项分析,到班级的折合分、班级985、211及一本上线人数对比,再到班级贡献率和包保学生是否上线,多方位给老师们施压,全是PUA。
哎,其实这次考试,我的两个班考得还不错,都是同层次第一(当然也有做得不太好的地方,语法填空和续写部分要加油)。可即便是这样的成绩,我在某个班的学科贡献率却排倒数第二。
这个班的学生当初就是靠强基计划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成绩进来的,这些科目自然是他们的强项,学生纯理科思维,语文和英语自然成了短板。那几科上线人数都是30人,英语21人,语文12人,这已经算是考得不错了,还要怎么努力?
我记得昨天领导还说了一句:“上课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关注学生是否打瞌睡和有无假学现象。”这相当于要我们一心二用,可我怎么去判定学生假学呢?好奇葩!
现在不管学科性质,要求课堂不仅要有个人提问,还要有小组提问和集体提问,课前三分钟必须丢一道题给学生思考……这纯属用他们理科的思维来指导文科教学,这种东西听听就好!
虽然我已经是教龄不短的老教师,但工作带来的这种内耗,多少还是让人心力交瘁,连原本对教学的热情,都在一点点被消磨。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
高三老师好辛苦啊!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