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也能学到东西

小说嘛,以前都被人为不是很好的,尤其是学生时代,家长们都视小说为“毒瘤”,就像后来的年轻人经常泡网吧一样,是不被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所能容忍的,尤其是学生的主业就是学习,小说看多了,加上学生的把持能力低,抵御诱惑的能力差,就跟早恋一样,很容易就一股脑热栽进去,从而严重影响学业。

我中学的时候,好像家里人也没怎么禁止我读小说,也可能是我小时候就经常看小说的缘故,父母对此已经司空见惯,加上看起来也没怎么影响到学习成绩,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我去了。

我之前看了很多小说,但绝大部分名字到现在几乎都不记得了,除了金庸的几部小说还有点印象。有一个事情困扰了我很久,就是我明明记得自己看过很多金庸的小说,但是多年之后我再看金庸写过的小说,发现似乎我当年看的很多小说,里边压根没有。

换句话说,除了熟悉的那些书单之外,金庸压根没写过其它那些小说。我后来终于搞明白了,原来当年自己看的很多小说,压根就不是金庸写的,而是很多借金庸之名署的名而已!

我最后分析这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还是出在一个字:穷。你想嘛,穷学生哪里来的钱买那么多书?看书的途径无外乎两方面,一是从别的同学那里淘来的;另一个就是去街上的书摊上借来的;这书的来源渠道,自然就没那么靠谱了。就像十多年前报纸还比较流行的时候,在外地车站上上车,总有人给你手里递些免费的报纸,而报纸上的内容也是各个火爆离谱,其中印象最多的就是“XX明星突然去世”等消息,而时过多年之后,在电视和手机短视频,仍然看到该明星一直活跃着。

可见,很多东西纯粹就是为了博人眼球,背后就是利益而已,至于真假对错,谁还那么较真呢。

不过,读小说也不能完全没好处,除了可以用来消遣,愉悦心情,有时候还能学到点东西呢。

11_19_001.jpg

最近在看黄易的小说《寻秦记》,TVB拍的由古天乐等一众演员主演的电视剧《寻秦记》,就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

嗯,以前看战国历史,里边提到两个词语,一个“连横”,另一个“合纵”,知道“连横”是指不与秦国对抗而是合作,而“合纵”就是除秦国之外其它六国合作起来共同对抗秦国。但是对于这两个词的详细意思,就没太“求甚解”了。

直到看《寻秦记》,小说里边对这个做了解释,如下图,

001.jpg

看,谁说小说完全无益呢?自然是有的,小说如同生活的调料,适度的阅读自然是有益身心的,但如果你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完全忽略了真实的生活,那就有些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感觉了。

Sort:  

伟哥,推荐首席医官
太精彩了,我是听小说,喜马拉雅的VIP,推荐阿陈老师播讲的首席医官

159b7dfdcfda6ec31a2402fef8520a9b.jpg

谢谢你的推荐,昨晚我已经开始听了,确实不错👍👍

大伟哥行动派

我倒是希望我娃读点小说,随便什么书他能读就好,这娃真是一点不爱读,所以作文一点写不出来

带他去图书馆这类地方多转转,慢慢有意识的引导下

好,多谢大伟哥

黃易我喜歡,最喜歡的是大唐雙龍傳,這些年來看過三遍!
尋秦記也看過,要跟你說現在的版本都把小黃書情節刪掉了😂

呀,原来寻秦记还有这么多知识点
上学时好些历史知识也没记住,但后来看小说或电视剧记住了一些,但为了辨别真假又去找书查询,所以看小说有时候真的有用🤣

我们读初中高中的时候,大部分看的都是国外的名著,很多感觉都是情爱相关的🤣🤣所以有人说 80 后恋爱脑源于此😅😅

我不喜欢看什么爱情小说,偶尔会看末世文小说比较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