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先入为主、喜爱赞美,不喜欢反对和批评声音

in HIVE CN 中文社区29 days ago (edited)

之前花了点时间,晚上睡觉前读史书,陆续囫囵吞枣读完《史记》、《汉书》、《后汉书》,最近开始读《资治通鉴》。

早些年的时候,我自己买过一套《资治通鉴》,是那种线装本。只是后来有个朋友说他也喜欢历史,知道我这里有全套《资治通鉴》,于是便借去读了。

结果后来呢,这套《资治通鉴》连书带人,都没了踪迹,消失的无影无踪。囧

嗯,这是10多年前的事情了,今天也是话赶话,顺便想起来这事。

lake-8763490_1920.jpg
该图片由the_iopPixabay上发布

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通读完全套二十五史,嗯,是原文。当然,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消耗时间、漫长的过程,我也不急,反正我读书也没什么目的,没什么功利性,因此,读的颇为轻松,大多都是在每晚睡前阅读,或读几十页,或者闲暇时间随手拿起翻阅一两页,很是惬意。

前边读过的这几套古文史记,我感觉《汉书》的难度相对较高,读起来较为费劲,反而《史记》读起来颇为轻松,可能相对而言,《史记》的文学价值原因吧,毕竟读故事,尤其是鲜活人物的那种,要比那些干燥的文字更生动和有趣许多。

等到读《资治通鉴》时候,明显就觉得文字通顺许多,非常接近现代文言文,读起来颇为顺手。《资治通鉴》是从周威烈王、三家分晋时开始讲起,一直到五代十国周世宗柴荣,对于前边春秋末期、战国时期的这些历史,我之前读过几遍《东周列国志》,以及看过《左传》,所以相对比较熟悉其中的故事内容。

嗯,严格来讲,《东周列国志》是部文学作品,不能拿来当正史,如同《三国演义》不能完全当历史一个道理。

鉴于前边这些内容我之前读过,因此前边读的比较快,至于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从朱温的后梁,李存勖的后唐,石敬瑭的后晋,刘知远的后汉,到郭威、柴荣的后周,我反而较为熟悉些。因此,我更想趁此阅读下唐朝的历史,原因除了自己不熟悉,想趁机通读下唐朝历史,还有个原因,就是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离唐朝灭亡的时间比较接近,作为后朝给前朝修史,也是大家比较认可,相对资料和内容较为齐全,更可信。

bird-8666099_1920.jpg
Image by István Kopeczny from Pixabay

我上次还从图书馆借了一套《三国志》,但可能是因为更加熟悉《三国演义》,先入为主的原因,读《三国志》总觉得不那么过瘾,虽然知道《三国志》才是真正接近真实历史的记载,但人可能都是这样,通常不是更关心事情的真相,而是喜欢看自己想看的,即便知道有些是假的,也依然如此。如同人们都喜欢听赞美,不喜欢听反对和批评的声音。

喜欢先入为主、喜爱赞美,不喜欢反对和批评声音,大约都是人的通病。这算不算自欺欺人呢? 囧

嗯,这些毛病确实不好,借以此提醒自己。

Sort:  

我小时候借别人的书和DVD都没还 我觉得很无语

是对方很无语吧😓😓

是我借给别人呀 他们不还

大伟哥,性格真好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