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杨振宁老先生去世的消息,虽然先生去世时已103岁高寿,按照一般的习俗,人活到这个年龄,已经非常难能可贵,是个喜寿,但耐心还是不免有一些遗憾,总是希望老先生能再多活些时间,哪怕多一年,多一个月,多一天也好。
我曾经看过杨老先生的一段发言视频,大意是说他反对建大型粒子对撞机,理由是建设这个很花钱,当下国家应该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我当时就觉得老爷子很厉害,不仅专业强,做人更是敢说,这点非常难能可贵。
很多人到老年,就容易变得很固执,糊涂,一意孤行。而杨老直到快去世,思维都是清晰无比。
这里有人难免会产生疑惑,问题来了,
人为什么越老越固执呢?
@foodrich 认为这是人的思想退化;
@tinazhang 认为(人)越老越动物性,人越老越爱面子,这种很虚的东西
@elizacheng 继续补刀,认为这算是:开始实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angelina6688 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老人觉得,我吃的盐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我就是对的,我越老我越对,你们都该听我的。
我自己的看法是,人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一方面是人的自私天性使然;
人的天性本就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等等,年轻的时候可能还顾及些面子等,会将一些不好的一面伪装起来,而等到老了,索性不装了。
人老了之后,心理上往往会出现极大的落差,主要原因就是觉得自己不中用了,被社会淘汰了,从而变得敏感,变得自私和自我,变得固执,尤其是在家人跟前,一些小事情得不到满足,就会忽然变得老小孩起来。
另一方面是周围所处的环境,就是“活久见”,经历了太多事情,太多无情事情,进而变得人越老越自私。
负面的内容见的多了,自然难免会联想到自身,变得多疑、多虑起来,从而演变的固执、甚至看起来糊涂。
还有个原因,是跟个人和子女的关系。人老了,都希望有孝顺的儿女,围在自己身边,满足自己的想法。但这在节奏这么高的现代社会下,显然是很难做到的,往往子女在这个时候通常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既要照顾老人,又要顾及自己的家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往往容易忽视了对老人的照顾,日子久了,难免老人会产生一些微妙想法甚至怨气。
当然,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抛砖引玉,如果大家愿意,也来谈下自己的不同看法,希望发现问题,做到尽量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同时,也让自己尽量做到像杨老先生一样,保持思维清晰,以后老了不固执,不糊涂。

悼念老先生!
大伟哥,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那些固执自私的人年轻的时候也一样固执自私呢?就像一句话说的,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很大可能啊😂🤣
大伟哥分析得面面俱到啊,狠狠地认同了
分析的狠狠赞同
看到翁帆写的杨老先生教她开车,杨老精神状态真好,缅怀杨老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