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我开始了四川大学美术系理论专业的学习生活,其实志愿填报的时候也纠结了好久,因为我毕竟是文化生,虽说这个专业就是面向文化考生招生的,但我对这个专业并不了解,身边也没有人学这个的。但如果我不报这个专业,我也许就没有机会上川大了。再加上之前的理想专业一直是汉语言文学,之前有所了解的文科可选择专业也局限于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等等,所以面对陌生的东西会感到一些犹豫。填报志愿的那段时间,看了很多所谓专家的建议,但发现在他们口中,文科大多数专业都没有好出路。其实仔细想想,做这种选择的时候还是多听听自己的心声,多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热门专业虽说前景更好,但竞争也更大,所谓的天坑专业在经历了四年的变化后,谁又说得准它的发展情况呢?而且本科专业不过是第一次选择,读研时还有二次选择的机会,况且现在很多人工作的领域与他们学习的专业都不同,所以不妨走一步看一步吧。考虑到我之前断断续续学过四五年绘画,自己对美术方面也有一些兴趣,就报了这个专业。
美术学专业以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为基础课程,培养掌握美术史论、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方向的专业知识的美术学理论人才。以后从业方向有文博艺术、文化传媒、艺术品评、创意策划等方面的工作。我们目前开设的专业课程就是中美史和外美史,等到大三大四的时候才会学习一些专题史。之前一直认为这门学科会比较枯燥,毕竟是理论专业,可等到真正学了之后才发现不是这样,课程上多种多样的情境和丰富多彩的图片总能调动起大家的兴趣。



我加入的是信使小组,我们组有三个人,每个人想出一点答案,最后组合起来统一整合起来回答。这是我的答案:刚才的照片中出现了形象相互重叠、地点重复描绘的的现象,说明他们的画作价值并不是永久性的,在之前的画作价值消失后,后面的人又画上了新的图像,这应该是对大家的一种及时的提醒,比如这里出现了野兽群,或是这有一头凶悍的野牛已经让人丧命,让大家多加小心。
让我有些意外的是这门课跟历史息息相关,之前我还以为会学习有关色彩、绘画相关的理论知识。现在想来倒是自然而然的事,学理论就是要学它的发展历程,那当然离不开历史了。上了几节课后,觉得自己对这个专业越来越感兴趣了,因为不仅能通过它扩宽眼界、增长见识、还能陶冶情操。
那天还上了健美操课,这是体育选修课,可以选游泳、网球、瑜伽、匹克球等等,我本来想选太极拳课的,因为对八段锦、太极方面的很感兴趣,但是因为第一次登陆那个系统,不是很熟悉,太极拳课已经被选完了,所以不得已选了健美操。我们从一上课开始就一直运动,只有两节课之间休息了十分钟,其他时间就在跑步、热身、跳操,原本以为会比较轻松,结果一直汗如雨下,不过想到没运动一下就有脂肪在燃烧,所以一直很积极地跟着老师的动作,没有划水。在下课回去的路上还看见了特别的美景,美得不像是在学校,像是在森林般的景区里。



有意思,
我觉得我可能会选A
A也很有道理,那个小组的同学阐释得也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