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谚语杂谈:来者不拒,往者不追 -- 来るもの拒まず、去るもの追わず

in #japanese6 years ago

来るもの拒まず、去るもの追わず
(きたるものはこばまず、さるものはおわず)

  • 来る・きたる:动词, 来
  • 去る・さる:动词,去
  • もの:此处汉字为者,人
  • 拒む・こばむ:动词,拒绝。 = 拒絶する
  • 追う・おう:动词,追逐,跟随。 = 追いかける

这条谚语字面意思很直白,来者不拒,去者不追。我们来看一条日语解释自分のところを去りたい人を引き止めるようなことはしないし、 自分のところを信じてやって来る人は、すべて受け入れるということ。 意即,不做阻止他人远离自己的事,全心接受所有相信自己而来的人。

这句话放到现代生活中,往往被用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比如这篇 復縁する為に「来る者拒まず、去る者追わず」の精神を鍛える便是讨论如何对待自己恋爱中经历的人,如何摆放「元彼」(前男友)在自己感情中的位置,如何面对未来的人。

而「来者不拒,往者不追」原本还没有这么接地气的理解。

孟子,孔子

归根结底,这条谚语的本源是孟子:

“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 《孟子·尽心下》

这句话在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也被引用:

弟子就学者不知多少,先生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

“设科”的意思是开设课程进行教学。(“夫我设教授之科,教人以道德也”)所以这句话本身的意思是,孟夫子开设课程,不强留要走的人,不拒绝想来的人。孟子的教学理念确实也大抵如此,他与弟子的谈话,大都以探讨是非,就事论事为主,而甚少就弟子本人的品行等分别对待。

比如在孟子中存在感极高的公孙丑,跟孟子的谈话,基本都是讨论事物和人间的道理,孟子的言论基本是客观独立的,比如著名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助之长者,揠苗者也“等等,在跟其他弟子讨论时,也不大会因人而异。

常拿来与孟夫子作比较的孔子,则讲求“有教无类”,意思是说,人本来有差别,通过教育(有教),都能变成有才德的人(无类)。(另一种说法,是说不分别对待人进行教育)不论怎样,孔子也的确很喜欢因材施教,《论语》便是这件事的写照。对于喜爱佩长剑的刚猛的子路,孔子常常会劝他小心行事,例如《论语·先进》中便有: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而对于比较文质彬彬的冉有,孔子便给予更多鼓励: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这两种教育方式并无高下之分,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各自的好处。而对于求学的人来者不拒,同时对于无心向学者不强求,这样的气度其实是这两位教育家的共同点。


于人于事,有这样的心态,我们大抵不会将生活的不确定性拒之门外,也不会同渐行渐远的人争得面红耳赤。教学者对求学者如是,我们对友人,对爱人,亦如是。

Sort:  

@shanez, I gave you an upvote on your post! Please give me a follow and I will give you a follow in return and possible future votes!

Thank you in advance!

I love "来るもの拒まず、去る者追わず." Nice post!

thanks, i just followed you cuz your blog is amazing! so interesting